2)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_穿越到明朝朱由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就提前去往京师背靠,而杨明盛因为表现出色,被孙传庭安排到山阳县担任了知县一职。

  崔世生在主簿的职位上只待了一年多,后因前任知县方玉敏政绩突出,经各方面综合考察后,被拔擢为平凉府推官一职,而他空下来的知县位子则被原县城田一农接掌,崔世生便顺理成章地升为了从七品地卫护县县丞。

  就在崔世生关上公房房门转身举步离开时,身后不远的月门处传来一声轻呼:“文成,等我一等!”

  崔世生闻声回头看去,身形粗壮、一脸大胡子、看起来更像是一名武夫的主簿范英云面带笑容疾步向他走来。

  “老范!你何时从乡下回返的?看你走路带风这般模样,莫不是又在某处留下了种子不成?

  要是再过上几年,某要是与你一道去往乡下办差,保不齐就有诸多喊你大大的喽!”

  崔世生站定脚步,负手笑眯眯地看着范英云打趣道。

  “哈哈!某哪有你说的那般不堪!咱老范虽说是就爱女色这一口,可家中妻妾都是明媒正娶迎入门中啊!

  你还别说,某此次下乡,到当真是看到一个从河南迁过来之小女子,那模样可真是叫人怜惜,待某回府后与家中大妇商议一番,看看能不能允我纳入门中!嘿嘿嘿嘿!”

  范英云对崔世生的调侃毫不在意,反倒是颇为自豪地把自己的爱好正大光明地宣讲了出来。

  “得得得,老范你可是年近四旬之人了,家中五房妾室还不够你发威的?小心你这杆老腰啊!”

  范英云的回话让崔世生顿感哭笑不得,这时候除了劝他注意身体外,还能说啥?

  范英云只是个寄学生出身,按照大明的规定,他这种身份是无法参加科举的,当初是通过花钱捐输才取得这么一个身份,为的就是拥有一袭衣巾以便享受免除劳役的特权。

  范家在卫护县算是大户人家了,家族名下经营着木材、石料、煤矿、布行等生意,范英云作为大房嫡长子,家境还是相当不错的。

  他家祖上也出过类似于县城主簿这样的低品级官员,但到了最近几代却是再也没有有人出仕为官,但是凭借这祖上留下来的关系,范家经商倒是风生水起。

  到了范英云这一辈,眼见自己这个儿子也不是读书的料,为求在官府中能有人脉延续下去,他爹便花钱让他进了县衙当差,经过十几年的打拼,数年前范英云终于熬到了户房司吏这个县衙中吏员最顶尖的位置。

  崔世生在到任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与范英云的数次接触以及侧面传闻,对这位举止豪爽的司吏印象倒是非常之好,包括范英云这几年广纳妾室这件事,足以看出此人的人品真是不错。

  因为范英云所纳的妾室,都是从陕北及河南一带大量逃荒到卫护县的流民中买下的,这种行举与其说是好色,倒不如说是救人一命。

  范英云纳妾是下的聘礼都是实打实地粮食,并且还把妾室们的家人安置到了名下的产业中,虽然不给薪资只管饭,但这种举动已是极大的善心了。

  崔世生跟在孙传庭身边,见到过无数流民的惨状,在饥饿无食,不管成人还是妇孺都会随时冻饿而死的状况下,卖儿鬻女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一件事。

  这个时候只要有人肯买自家孩子去,不管去做什么,都会给他(她)一口吃食,能够让孩子活下去,至于骨肉分离之事,有活命重要吗?

  后来随着官府加大了对流民的安置和扶持,这种骨肉分离的悲剧才被彻底遏制住。

  后来在卫护县主官位子发生变动之后,在各方面风评都不错的范英云得以被超擢为卫护县主簿一职,正式迈入了经制官的行列,这让范家上下都是欣喜不已。

  “文成,你是否要去府尊处?

  正好我也要跟府尊禀报一番下乡之见闻,你我正好同去,若是夜间无事,我请你跟府尊宴饮可好?”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