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二章 双王共治时代_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称最后被定为“勃泥与东宁联合王国”,当然东宁王国是夏语的称呼,西方国家那边还是习惯性的称作福尔摩沙,也就是勃泥与福尔摩沙联合王国。

  两家的联合,让这个新国家占据了绝大部分勃泥洲岛的文明区域,那么几乎就是一统整个勃泥洲岛了,至于混乱地带那三不管的地区,没有人将他们当做真正的国家势力,也没有人在乎他们。

  对此东宁国的人也可以接受,毕竟他们原本也是勃泥王国一部分,现在独立之后再共组联合王国,也不影响互相之间的独立。

  还能顺便一统勃泥洲岛这世界第三大岛,何乐不为呢?

  要知道一统之后,岛上无论经济还是政治那都要进行统一,光是各地区的关税被取消或者减免,这就大大的促进了整个岛上的商贸活动,为勃泥洲岛的各项产业、各家企业公司都节省了一部可观的成本,也变相的使得新的联合王国内部的商品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

  可以想象,在最近的几年之内,勃泥与东宁联合王国内部的商业势头肯定是成上升状态的。

  这对所有人都是有好处的。

  所以两边的国人都并没有人反对这一举措。所有新联合王国的子民都希望新政策尽快的实时,好让他们都跟着沾光赚上一笔。

  至于联合王国的名字勃泥在前东宁在后的情况,除了有一些东宁内的激进分子表示不满和抗议之外,郑氏这边安抚了政府与大部分民众之后,也就不在乎这点虚名。

  而且这么做其实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可以让外人以为联合王国之中老牌的勃泥王国是占据领头位置的错觉,这样还能减低郑氏与东宁王国的存在感。

  毕竟枪打出头鸟,东宁王国这段时间出的风头太过了,国际上当下时段最大最火的新闻就是他们家的事情。

  这样不好,作为深谙财不露白道理的夏裔,郑氏也明白深藏不露但适当的展示实力才是最适合自家的做法,所以让勃泥王国顶在前面也能消减一下火势。

  娱乐圈和西方媒体方面就是这么玩儿的,弄出一个大新闻来抵消前面的负面新闻,民众们是善于遗忘的。

  就这样,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差点引发南洋局部战争的东宁王国独立事件,就在吃瓜群众的惊愕之中,在反转又反转的诡异剧情之中达成了既定事实。

  而且还导致了一个新的联合王国的出现,实现了统一勃泥全岛。

  至于混乱地带,都被所有人下意识的无视了,甚至很多外国民众都不知道勃泥洲岛上还有这么一处三不管的地带。

  且不说联合王国的成立事件,东宁王国内部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制度改革活动。

  跟之前三里坤自治州进行府县改制的情况类似。

  沙捞自治区的首府被改称为“天兴”,施巴自治州的首府施巴则改称“万年”,以纪念初代延平王朱成功所设的天兴、万年二县。

  洋口这个归王室直辖的商贸重镇被改称为“思明”府,是为了纪念曾经的思明州。另外当初辖金夏二岛的思明州也是东宁与大陆交流的门户,说明郑家也有将洋口作为新王国对外交流门户港口的意思。

  至于金甸、戴燕两个自治区,则维持原本名字不变。

  一应自治区和下面府县的官员也都从各个世家和原本的官员之中挑选德才兼备者充任,当然掺沙子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郑氏与王国政府也不可能真的让这些人独立。

  一些本地官员还被调任到外地,而且还都升了半级或者一级,一番安排下来,谁也说不出不是来,各方基本算是皆大欢喜,以后是什么发展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