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1.高丽现状_彻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夜,林彻选择了崇明岛驻泊。

  此时的崇明岛,与林彻前世时相比,要小很多很多,由三个较大的沙洲组成,分别是东沙、西沙、三沙。

  因为是长江泥沙堆积而起,这些沙洲并不是很稳定,在往后的岁月里,会有沙洲坍塌消失,也会不停有新的沙洲出现,最后‘长’成华夏第三大岛屿,甚至继续长大之后,会与陆地连为一体。

  其实,这时候华夏的东部海岸线,比之林彻前世之时,要靠里很多,许多陆地都还没有‘长出来’,所谓沧海桑田是也。

  由于沙洲的地势平坦,泥土肥沃,岛上也是有许多居民的,最早应该是唐朝时便开始有人迁居于上,也是唐朝那时建镇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

  这里倒是从海上进入长江的一个很好的前进基地,林彻打望了几眼,便走回了舱室。

  两艘高丽船也跟着在这里驻泊,金光耀还留在黎明号上,这会林彻有空,便打算和他聊聊。

  “光耀啊,别拘谨,坐。”

  林彻表现得像个长者,金光耀却没有一丁点的不自然。

  他现在对林彻是又敬又怕,神情显得很是紧张,“谢郎君赐座。”

  两人交谈中,林彻的问题很零散,金光耀却是有问必答,知无不言。

  高丽和大宋的官方关系,在大宋南渡之后不久便彻底断绝了,到现在都一百三十多年了。

  只是民间的商贸往来一直持续着,半明半暗,藕断丝连着,毕竟高丽对大宋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经济依赖。

  高丽向宋朝输出人参、墨、纸、文席、苎布、折扇、瓷器等,输入书籍、药材、香料、染料、丝绸、茶叶、玉器等,大宋是高丽最重要的外贸国。

  金光耀的两艘船上,主要装载的是人参、茯苓,高丽纸,细苎布,还有一部分铜器和青瓷。

  高丽国贫瘠,能拿到华夏贩卖的东西也就那么几样,高丽参就不用说了,历来很受华夏百姓的欢迎,而高丽纸的质量也得到了宋人的认可,认为是书法用纸的上品。

  而苎布也就是麻布,都是以苎麻为原料,不过高丽人有独到的工艺,让这苎布柔韧奈洗,在中原很是畅销。

  这两船货,大概价值四五万贯,而金光耀本人只占了小部分,大部分是他的家族所有。

  高丽从建国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一些世家豪族垄断着政治权利,而庆州金氏便是这其中一家,而金家还是前朝新罗的皇室后裔。

  不过,高丽什么都喜欢学中原,连大宋重文轻武这一套也学个十足,最终在一百年前,文武矛盾大爆发,武臣们来了个大逆袭,把文官都踩在了脚底下,开始了武人治国的时代。

  从这开始,这些豪族就没有以前风光了,金家不能在权力上有太大的作为,便开始将重心放在了金钱上。

  与大宋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