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四章 李纲到沧州_大宋好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纲李伯纪终于到了沧州,从东京到沧州,路途并不很近,二十多天一个月内的脚程。?显然这李纲也是来得极快的。

  郑智与李纲二人虽然算是熟人,却是也没有真正打过多少交道。郑智也是仅凭李纲对于战阵的兴趣,大概判定李纲与自己兴许会是一路人,盐山县知县空缺,请调李纲来盐山任知县,李纲欣然前来,也表达了李纲对于郑智的一个态度。

  两人在经略府见面,寒暄之后,李纲竟然多话不说,直接开口就问:“郑相公,我在路上就听闻有几千上万的贼寇来打清池,却都被相公轻而易举杀退了,如此精彩的事情,却是错过了。”

  郑智看得李纲神采飞扬的样子,笑道:“伯纪,你这只是道听途说而已,一共不过两千余贼人,以反贼柴进为,阵斩便有一千四五百,逃了六千百号人。伯纪你一来便说这打仗的事情,当真是白考了个进士,哈哈。。。”

  李纲听得郑智调笑,也笑道:“读书读了十几年,当真无趣,但是这战阵还从来没有见过,实在遗憾。”

  郑智心想这李纲当真是这个时代的异类,古往今来,投笔从戎的有不少,能说读书无趣的读书人,从古至今也不多,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圣贤之道都保有一份至高无上的崇敬。

  郑智看着李纲一说到战阵就两眼放光的模样,笑道:“伯纪妙人啊,若是他日你领兵上阵,不知是一个什么模样?”

  李纲听言,更是来了劲头,答道:“最近这孙子兵法,我已烂熟于胸,有朝一日我若领兵了,必然智计百出,运筹帷幄。”

  郑智听言笑了笑,一般没有见过战阵的人,对于战争大概也就是这么个想法,如何其谋划策,克敌制胜,看得李纲这般模样,郑智再问:“那伯纪觉得哪些事情能决定胜败?”

  李纲想也不想,笑道:“良将得胜,庸帅则败。孙膑伏庞涓,减灶之计,令庞涓孤军深入,便是奇谋得胜。秦之白起,围赵四十万,从此唯秦独大,也是将帅奇谋。相公以为然否?”

  郑智看了看李纲,这个年轻读书人并不是没有智慧,而是对战阵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有宋一朝,重文轻武,便是这个模样。不说年轻李纲,便是这朝堂之上稳坐的那些士大夫,又有几个懂得兵事,兴许大多还没有现在李纲这么一个简单的见识。

  兴许更多人以为兵多将广就能得胜,孙子还说,有敌十倍,围之能胜。天下禁军八十万,这天下太平得紧。

  郑智摩挲了一下双手,慢道:“战要胜,唯有几条良策,一是士卒精悍,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二是武器精良,铁甲厚重,马匹良健。三是有钱有粮。唯此三者之后,才有将帅之谋。守成之将也可,进取之将也罢,只要不是蠢材,战可不败!不论如何奇谋良策,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