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零七章_青云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刑部尚书迟疑了片刻,“官家,张二公五日前离开京城了。”

  玄鹰司并着三司连胜了章鹤书、老太傅等人多日,张远岫有罪无罪尚在两可之间,只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从未真正加害过任何人。商之死在他的料之;帮曹昆德养隼传信,也非罪大恶极;教唆士聚集宫门的人是曹昆德,他虽知情不报,所幸朝廷处理得当,并未酿成任何恶果。所以张远岫被关押了数日后,刑部尚书亲打开牢门,对他说:“走吧。”

  张远岫抬起眼,安静地问:“朝廷不治我的罪吗?”

  刑部尚书没有回答他。

  张远岫想了想,么都没再问,无声地离开了。

  他没有回城西草庐,而是去了太傅府,那个他和张正清曾经长大的地方。

  太傅府养的都是有情人,饶是眼下老太傅、张正清双双落狱,府里的仆从也一个没走,张远岫独在他从小学书学画的书斋坐了三天三夜,然后对白泉道:“我们走吧。”

  马车是五天前的早上离京的,车前就挂着“张”字牌,城门的守卫虽然瞧见了,然而他们不知受了谁的托付,居然不曾相阻。

  刑部尚书道:“马车是往南走的,看样张二公往陵川去了。”

  他说着,蓦地跪下,“官家,臣罪该万死。”

  照理眼下张远岫的身份是万万不能离京的,其中若没有人斡旋,他怕是连城门都迈不出。而有事让他平安离开的,除了皇帝,只有几位握重权的大臣了。

  老太傅桃李满天下,刑部尚书虽不曾受教于他,早年位尚书大人仕途坎坷,幸得老太傅爱惜人才,多番向朝廷举荐,他才有了今日。

  老太傅垂垂老矣,生命与仕途都走到末路,唯一一个愿,便是希望张忘尘能够彻底忘尘,饶是深陷牢狱,老太傅也只是反复恳求刑部尚书:“告诉忘尘,他尚没有行远,他还有回头路可走……”

  刑部尚书于是想,既然张远岫有罪无罪在两可之间,那么就让他擅做一回主,也算报了老太傅的恩情了。

  赵疏看着跪在大殿请罪的刑部尚书,缓声说道:“朕记得朕作为皇帝的第一回廷议,几位将军跟章、何二位大人争吵不休,朕就么干坐在龙椅上,连句话都不进,像个无关紧要的看客,末了,还是大理寺的孙艾,和几个翰林的文士站出来,问,‘官家的思呢’。之后的两三年,每到廷议了,孙艾他们几个都问‘官家的思呢’,虽然朕的答案在当时并不重要。老太傅总说,朕继位后,他不曾帮扶过朕,但朕知道,孙艾与那几个文士,都是他的学生。”

  个年轻的皇帝在经此一案后显得愈发沉稳,“爱卿平身吧,朕不怪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虽然说律法严苛,不得逾越,但是纵观此案,没有谁是不曾有私的,那个画画的先生没有吗,上京告御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