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7章 考核_明末之席卷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县里上学,的确很不现实。

  现在全国来看,比较好的是江南一带,江南一带很多村到县里也就十几二十里。

  很多有钱的乡绅还是愿意让子女到县里上学,如果有马车,路又好,会变的更快。

  当然,也会有人住到县城,更加的方便。

  刀疤男走的时候,洪安书叫住他。

  两吏员走过来,刀疤男向几人抱了抱拳:“几位像县府来的?何事?”

  丁毅草帽戴的很低,这时慢慢抬起头。

  刀疤男看到丁毅,神色大变。

  “皇--”居然真的认识。

  他差点跪下,好在被丁毅一把扶住:“你认得朕?”

  “俺是徐大堡的。”他激动道。

  刀疤男齐进松四十多岁了,当年也是没学好字,最高做到什长,年纪到了后退役。

  现在是良乡县城事局一名队长,负责黄村和另一个村的诸多工作。

  丁毅也有点不好意思,当初从徐大堡出来也就几百人,当然,他也不可能几百人全认识。

  几人到了边上,齐进松很激动,没想到能在这看到皇帝。

  “你干的不错,刚才朕看在眼里,身为朝廷官吏,就得这么认真干事。”

  “多谢皇上,这是---小的本职。”

  “大乾法典已经明确,吏现在也算官的一种,你应该自称下官。”丁毅笑道。

  “是,下官知道了。”齐进松热泪盈眶。

  “你们这样的官吏,现在薪水几何?”

  “下官是每月五石,他是四石。”另一个吏员比较年轻,所以比较少,新进吏员是三石起步。

  进行仁德三年后,基本都是发银的多,拿粮的越来越少了,但大伙讲到薪水还是以米来计算。

  因为米价会变,米价高时,他们拿银子也多。

  “够用吗?”丁毅问:“你说实话,朕在皇宫,很少听到外面的实话。”

  齐进松点头:“咱大乾一石米两百斤,(一斤又是六百克),俺家四口人,一个多月都吃不到一石米。”

  说到这里,他扰扰头,笑道:“就是学校有点花钱。”

  原来他儿子为了练箭,自己还要买弓箭,甚至还让他买马,马是没有买,买副弓箭和箭都是钱啊,箭还是消耗品。

  但总体来说,齐进松婆娘就是不工作,他这五石饷银都足够养家了。

  而他还有当年旅顺分的田,现在转到良乡后,原先旅顺十五亩田,在良乡是一换五,为七十五亩田。

  像他这种,肯定一辈子过的轻松自在,不缺钱的。

  这种也是整个大乾最支持丁毅的人。

  丁毅在京城附近转了四天,前两天是官员放假休息,后面两天是要上朝的,但他没上朝,首辅吕大器也不问,带领群臣们把这两天的事给解决了。

  因为朝臣们都知道丁毅要消皇权,自然也都不出声,本来明朝时,皇帝都有过几十年不上朝,只是大伙都很奇怪,皇帝会去哪?

  以旅顺系的了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