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章 代掌东江事_明末之席卷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药和鲁必铳,王卫忠那支兵马就废,最多打打一般的明军,打后金军都危险。

  除非朝庭和徐敷奏也能有这旅顺那么大的匠作局,这可能吗?

  徐敷奏这人丁毅很了解,根本不会重视工匠,也不会把钱用在这上面,更没有钱用在这上面。

  他能看丁毅的面子,不克扣王卫忠的营饷就算不错了,还指望他花钱用在军队上面?

  而且王卫忠也是丁毅精挑细选的,绝对的是忠心之人,丁毅很有把握相信。

  就算王卫忠以后不受丁毅节制,丁毅也有办法把兵马都弄回来。

  另外,原登州总兵吴安邦在平叛中连吃败战,先是在黄县被叛军击败,最后攻城也受挫兵退,高起潜差点想斩他。

  事后,他被降为参将,到皮岛任职。

  朝中诸公之意,大概是想安排在丁毅身边。

  其余各路总兵参将等,皆有升赏不等。

  原知府刘元,更因功升为登莱巡抚,代替了原来的孙元化。

  这样登莱这边,徐敷奏和刘元都算是丁毅的人。

  朝中对徐敷奏和刘元曾有争议,周延儒温体仁一系吵着要把徐调到其他地方,说是和丁毅一伙的,另要把刘元调往济南。

  但高起潜和梁廷栋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个说,“莱州以东,残破几百里,杀人盈十余万,莱城之外二百里,血染黄埃,莱城之内五六月,巷堆白骨。”

  另一个道:“登州荼毒年余,贼所至屠戳,村落为墟,城市荡然无复曩时之盛。”

  两人的意思,登莱两州需要重建,必须让当地有经验,深得当地人心的人来干。

  徐敷奏带兵先破登州,刘元在当地为官多年,都是深得人心的呀。

  但私底下,高和朱这么对崇祯说。

  登莱刚被破败,到处荒芜,兵马靡烂,原守军全被叛军裹挟,现在没有总兵愿意去。

  而且很多败兵逃到登莱各处山上占山为匪,需要官军继续围剿,这是苦差事啊。

  徐敷奏和丁毅交好,正好让他带兵驻守,消耗他的实力和精力,再把丁毅王卫忠部给他,岂不妙哉。

  至于刘元,当天大伙都听到丁毅要斩刘元的,刘元把丁毅的盐利都送给孔有德,简直是生死仇人,是高起潜力保下来的,这人是丁毅的死敌。

  崇祯帝听完,觉的有道理,便准奏。

  徐和刘的留任,都是丁毅以破登州为代价,请高起潜和朱大典力保的。

  另外还送上白银万两,加以后每年盐利两万。

  这会高起潜和朱大典是拼命的帮丁毅想办法,促以功成。

  升赏一到,各总兵各归各家,徐敷奏也要驻守登莱,为丁毅移出皮岛总兵之职。

  这时他果然也挺惨的。

  原登莱总兵张可大战死,手下兵马要么死了,要么降了,只有登莱水师有三千兵马保存下来,由赵可教统领。

  后来任登州总兵的吴安邦,余下三千兵马,加莱州三千兵马归徐敷奏指挥。

  王卫忠三千登州营归他。

  这样徐敷奏听起来,好像有九千步营,三千水师,麾下有一万两千人。

  其实直接归他指挥的只有原吴安邦的三千人,其余莱州三千兵马有参将杨镇统领,登州三千兵马有王卫忠统领,登莱水师有水师参将赵可率统领,兵马比以前反而少了。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