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章 新任务_大唐贞观第一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说,这种早朝,没有关于李承乾的事,那么李承乾就会一直瞌睡,一直到下早朝。李世民实在是想不到李承乾有何事要奏。

  不光李世民惊讶,满朝大臣都是一脸的惊讶。很显然,他们也觉得李承乾会一直睡觉。

  “父皇,可还记得诗词大会?”李承乾问道。

  在古代,败家最快的速度,就是发动人民的力量。所以,李承乾立马就想到了诗词大会。这诗词大会,肯定会聚集全国大部分的文人。唐朝,虽然没有到达21世纪,那几乎没有文盲的地步。

  但是,自从隋朝科举考试以来,确实兴起了全民从文的热潮。哪怕唐朝的书籍贵的如天价一般高。但是,还是有着无数人,为了科举而花光自己家的所有积蓄。就为了科举之时,,谋得一个官职。

  这也就早就了现在近万文人的地步。

  李承乾的几首诗,传遍了全国,引得无数文人向往。只为见李承乾一面。在加上诗词大会的传言。现在,长安几乎已经聚集了百分之八十的文人。百分之八十,那可是一万以上的人数啊。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疑惑的看着李承乾。

  “父皇,今天已经是儿臣诗词传遍全国的第七天了。加上诗词大会的消息。儿臣估计,现在长安已经差不多聚集了百分之八十的文人了。”李承乾说道。

  “嗯。你接着说。”李世民再次点了点头。

  “儿臣觉得,诗词大会应当提早举行。”

  “为何?”李世民问道。

  这一个月不是之前商量好的吗?这突然的提前,让李世民有点迷茫。李世民,想不出来自己这个太子究竟想要干什么。

  “父皇,天下文人,并不是所有人家世都非常的富有。甚至,富有的人百不足一。富有的人,到了长安等待二十多天还没什么事。就当在长安游玩了。可是,那些家境贫寒的人呢?他们可是文人中的绝大部分。他们的家世,根本不足以让他们在长安消费二十多天。”

  “现在,正是天下文人聚集的最开始。或许,过几天,就会不断的有文人因为在长安消费不起。而离开。恐怕二十多天以后,咱们这里剩下的就只有那些富家子弟了。人才必定会流失不少。儿臣认为,此时应当是举办诗词大会的最佳时机。”李承乾想了想,说道。

  虽然,李承乾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败家。但是,李承乾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

  确实,长安的消费比地方的消费要高了许多。就如同21世纪的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消费水平一般。

  很多人,本来读书就已经把钱花的差不多了。还要在长安,白白呆二十多天。这一定会让大部分的人都离开。

  “嗯...”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这一点,李世民确实没有想到。李承乾的分析,确实全部都是对的。可是,一道已经发出去的圣旨,强行修改。这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

  李世民此时陷入了一个左右为难的选择。

  不仅仅是李世民陷入了沉思,大堂之上的所有心系大唐的文臣,全部都在思考李承乾的话。

  “陛下,臣附议。”

  PS:这是第一更,今天有三更。求收藏,求推荐。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