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21章 潜龙之争,凶险无比(七)_大魏能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就算李斯、赵高有心为乱,恐怕也动摇不了国本!

  同样的,河北、荆州两大集团的覆灭,固然是曹军兵锋强劲,一路攻城掠地所致,可袁绍、刘表在继承人问题上,同样犯了巨大错误!

  一错犹豫不决,导致诸子争斗、产生了巨大的内耗;二错废长立幼、人心不服,进而兄弟自相残杀,否则以两大集团的力量,或许不能避免灭亡的命运,至少也能多挺上几年!

  萧逸连举两个例子,也表达出两层意思:一则,如今曹营集团元气未复,为了稳定住人心,最好是遵守继承原则,立嫡长子-曹丕为世子,断绝内部分裂的根源。

  二则,不但要立曹丕为世子,还要速速的举行册封,以免的二子继续争斗,消耗曹营集团的力量,若是让士族门阀,或者地方诸侯插手其中,事情可就麻烦大了!

  自从卞夫人哭诉之后,曹操痛定思痛,也下了立储的决心,而今天萧逸所说的,与自己所想完全符合,自然是大块人心了。

  心情舒畅之下,曹操浑身轻松,仿佛一下年轻好几岁,又一个问题出现了,立了曹丕为世子,曹植怎么办呢?

  “有嫡立嫡,推长而立,此乃几千年来的祖训,老夫亦不敢违背之,而且子桓孝心可嘉、精明能干,虽没有开拓进取之力,守住基业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吗,子建又该如何安置,他在士子之中颇有影响,身边也不乏虎狼之辈,只怕老夫百年之后,仍避免不了兄弟相争?”

  说话间,曹操的面色阴沉,似乎下了某种决心,自古无情帝王家,若出现二子相争的情况,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往往会册封一个、废掉另一个!

  最典型的就是汉景帝了,先立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后觉得这个儿子软弱无能,不足以兴盛大汉王朝,于是废其为临江王,改立第十子刘彻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又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刘荣以前太子身份作乱,会威胁到刘彻的皇位、进而引起国家内乱,因此汉景帝指使心腹人-郅都,以侵占高祖宗庙为借口,硬是把刘荣逼迫死了。

  作为一个父亲来说,逼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的确是让人齿冷呢,可作为一位君主来说,为了国家大局安定、避免百姓陷入战火中,不惜大义灭亲,又让人万分佩服了。

  同样的,曹操虽无帝王之名,却有帝王之才、更有帝王之权,明白舍小家为国家的道理,既然选了曹丕为世子,曹植就要倒霉了,轻则软禁、重则丧命,按着这个思路想来……

  “虎为百兽王,谁敢触其威,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子桓、子建皆丞相之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呀,立一个为大魏世子,另一个就则地册封吧!

  青、徐两州地方富庶,既远离朝堂之争,又远离厮杀战场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