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8章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六)_大魏能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钱粮好当家,萧逸安排好人手,给文武官员发放俸禄,而且从大官到小吏、从中央到地方,一次性补发干净,绝不拖欠任何人!

  消息传开之后,朝廷上下顿时轰动了,尤其是贫困的底层官吏,连忙带着家人、赶着牛车来领俸禄了。

  高级官员也来了不少,他们不至于揭不开锅,却不相信发俸禄的消息,认为又是萧逸的诈术,想以此来稳定人心,故而也坐着车马来了,看看是否真有钱粮?

  如果真有钱粮,就把俸禄全领出来,谁会跟钱粮过不去呀,何况他们领出来一分、国库就空虚一分,用来救济灾民的就少一分,曹操、萧逸的麻烦就多一分!

  如果没有钱粮吗,他们就借机把事闹大,蛊惑官员们讨伐萧逸、曹操,最好把二人闹下了台,就能趁机夺权了,孔融、祖弼就是代表人物!

  几次血腥镇压下来,忠汉势力元气大伤,也没了武力反抗的勇气,只好暗中四处拆台了,中原各地民变四起、闹得沸沸扬扬,这些人可是推波助澜呢……

  大臣们向君主效忠,君主给大臣们俸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夏、商、周三代时期,俸禄以食邑为主体,既君主把土地分封给诸侯、大夫、士卿,土地上的收获就是俸禄了。

  到了战国后期,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确立,赋税、俸禄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国家收回土地管理权,直接给官员们发放谷禄,也就是给粮食!

  按照汉家制度:三公每月俸禄350斛粟米,(1斛=1石=120斤),一年就是4200石,另有部分丝绸、皮毛、药材之类赏赐!

  九卿一年俸禄2160石,州牧一年俸禄1800石,郡太守一年俸禄1400石……而后逐级递减,县令五百石,县丞、县尉四百石,最底层的小吏不足百石!

  许昌是大汉的都城,官员们级别较高,俸禄动辄千石以上,自然要带着仆从、赶着马车前来了,可到了太仓门前之后,官员们惊奇的发现,这次发的俸禄有些不同:

  “大司马神通广大,弄来了大量钱粮,请诸位大人排好队,按序领取各自俸禄,之前拖欠的全部发放!”

  “中大夫孔融,应领一年俸禄九百六十石,实发禄米一百九十二石、铜钱十万枚,请签字画押吧!”

  “符宝郎祖弼,应领一年俸禄五百四十石,实发禄米一百六十二石,铜钱四万枚,请签字画押吧!”

  ………………

  太仓大门前面,陈群、杨阜领着部下们,开始给官员发放俸禄了,不是以往的粟米,而是钱币、粟米混合下发,这正是萧逸的政策之一,用来开源节流的!

  要知道,大汉官民数量60:1,军民数量10:1,冗官、冗兵十分严重,俸禄数量极为巨大,而在发放禄米的过程中,还有更巨大的消耗!

  就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