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2章 南北议和,罢兵停战(下)_大魏能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允等人听说之后,纷纷跑到萧逸面前,几乎是摩顶跪拜感谢了,文聘还嚎啕大哭一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司马也!”

  蔡瑁、张允、蒯家兄弟商议之后,把三家嫡系子弟数十人,送到了萧逸的身边,一是作为人质,以示三家的耿耿忠心!

  二是借着这个机会,让子弟们前往许昌城,争取都谋个一官半职,多多结交朝廷权贵,进而扩大三家的影响力!

  “大司马功德无量,一路平安无事!”

  “大司马菩萨心肠,襄阳百姓永感大恩大德!”

  ……………………

  十二月初七,大军正式北归了,为了不打扰百姓生活,萧逸决定深夜拔营,玄甲军、陷阵营、丹阳兵、掘子军……依次出北门而行,途中不出任何声响。

  没想消息还是走漏了,寒冬腊月的深夜中,襄阳百姓们扶老携幼,带着菜肴、肉脯、鸡蛋……来到城门口,为北归的队伍送行,对萧逸更是叩拜不止!

  这就是人心换人心了,萧逸对襄阳城百姓有恩,百姓们自然感恩戴德了,不客气的说,就算蔡瑁、张允、蒯家兄弟有小心思,百姓们也绝不会答应、荆州将士也不会答应。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如今四方人心渐归萧氏,这天下共主的宝座,也就遥遥可期了。

  大军从襄阳城出发,进入南阳郡境内,准备经过蔡阳、新野、宛城……一路向许昌而去,而在大军行进途中,萧逸领着狼家兄弟,以及数百名骑兵,偷偷的离开了队伍……

  ………………………………………………

  君不见,

  沙场残阳红似血,

  白骨千里露荒野,

  遥望何处为战场?

  乱云衰草带斜阳,

  黄沙散漫风萧索,

  孤村无人空战火,

  ……………………

  南阳郡地处南北要冲,本是有名的富庶之地,可萧逸沿途看到的,却是白骨累累、野兽横行,到处都是荒废的田园,偶尔见到一些百姓,也是面黄肌瘦、毫无生气。

  尤其经过宛城之时,原本闻名遐迩的巨邑,已经化成一片废墟了,荒野中的坟头一眼望不到边,既有当地百姓的、也有战死将士的,让人看了肝肠寸断!

  荆州最鼎盛时期,在籍人口超过了两万百,仅次于天下第一的冀州,可是一年多的战乱中,三方势力反复角逐,加上水灾、虫灾、瘟疫……荆州百姓死走逃亡,人口锐减了三分之一以上!

  这也是萧逸与孙、刘议和的原因之一,再要是混战厮杀下去,不光是军队死伤惨重,百姓们也受不了了,还是给汉家保留几分元气吧。

  当然了,萧逸离开大队而行,不是悲伤感怀的,而是要济世救民,队伍一路向东南驰骋,大半天后到了目的地--卧龙岗!

  卧龙岗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曲折回旋,其势犹如卧龙一般,不过此处景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