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54章 下海潮_明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要考廉洁奉公的程度,还要考核任职理政的能力。

  京察和大计都要以四格、六法做为考核标准,四格就是才、守、政、年。才是指才干,分长、平、短三等,守是操守,分廉、平、贪三类,政指政务,分勤、平、怠三类。年则指年龄,分、青、中、老三类。

  至于六法,则是指“不谨”、“罢软无为”、“浮躁”、“才力不足”、“年老”、“有疾”等六个方面的缺失。经过考核,被列入“不谨”“罢软”者,革职处分;属“浮躁”“不才”者降级;“年老”“有疾”者勒令退休。

  除了四格六法外,考核还有一个硬性的指标,就是规定了淘汰率。每一品级的官员都有一个淘汰率,若是那些年老、有疾者勒令退休后,把不才、浮躁、不谨、罢软等革职以及降级后,还没达到硬性淘汰率,就要把考核成绩排在后面的那些人里,直接再淘汰一批直到达到指标数字。

  这个硬性淘汰指标,才是这次大汉官吏大考最狠的一招。

  在这一招下,不官怎么官员包庇放水,最终你都得淘汰掉定数量的官员,然后补充新鲜血液。

  大考由各部衙抽调的这个官吏考核组负责,但内阁、御史台、议会,依然对考核组有监督之权。

  对于那些考核中发现有贪腐渎职的官吏,要追究责任,移交司法系统审理。

  对于考核成绩优秀的官吏,由吏部给予升迁,对于成绩平者,维持原职,对于成绩差者,给予降了中或者革职。

  军队方面,则不在这次的考核范围之内,军方由兵部、枢密院等军队内部系统衙门组成考核组单独考核。

  考核组负责的是考核,最后提供考核调查结果,最终的处置,则由议院和御史台监督内阁吏部执行。

  在这整个考核过程中,皇帝握有最终解释权。朝廷所有的部门都参与进来,但谁也没有独自决定的权力。

  赶在年底各衙封印放假之前,朝廷向天下公告了官吏大考的详细内容。

  “这是要大清洗啊!”

  顺天府衙门里,一个不入流的无品书吏早书到衙门,照例烧了壳开水,然后泡了杯茶,开始看报。

  结果头版头条就是考核的详细章程,看完后,李德不由的直嗫牙。

  李德是个无品的吏员,但吏也是有等级的,李德是个经制吏,还是个吏目。现在朝廷已经不限制吏员升补为官。

  以现在李德的资历品级,只要考核成绩可以,他完全有机会升一个从九品。他今年才不到四十,说不定有生之年还能混上一个七品。

  可是现在看着这个考核章程,李德眉头紧皱起来了。

  居然如此严厉,又要考政绩,又要考廉洁,还要申报财产,甚至要公示。

  他不用想也知道,他自己肯定过不了这些关卡。他十几岁时就开始在衙门里帮闲了,二十多岁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