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7章 大户跌倒 刘钧吃饱_明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许多钱庄当铺的本钱,都是来自于银行的贷款,他们经营时的利率当然不可能如银行这么低。朝廷只规定年利不得超过百分之十八。但皇家银行的利率五年的也不过百分之十。

  因此越是短期的拆借,越是小额的借贷,其实利息越高。只不过皇家银行都是办的商业借贷,不做小额借贷,这个空白区正好让那些钱庄当铺等占据了。

  钱庄向银行借贷,比个人借贷利息是要高些的。依然有利可图,商人们哪有嫌钱多的。

  现在皇家银行主动提供这个低息贷款,不受限制,那些人当然心动了。

  于是许多地主商贾们,都从皇家银行大笔贷款,然后再用来投入钱庄当铺等,或者直接放贷,赚取利息差价。

  皇家银行也是早发生了这个问题,不过禀报了皇帝后,刘钧对这种行为却是持支持态度的。反正都是抵押贷款,还全是田产这样的优质抵押资产,皇家银行怕什么呢。

  事实上,如皇家银行这样的大型银行,本身也依然还是有部份中央银行的性质。他凭借着宠大的规模和资金诸备,也是那些钱庄银号的贷款银行。

  这些规模较小的银号钱庄,他们都受帝国银行的管理监督,必须把规定比例的存款数量存进帝国银行,以做担保。而他们吸储的能力并不能皇家银行,因此放贷的资金越发的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从皇家银行借贷。

  而对于皇家银行来说,这也是一种投资,借给这些银号钱庄,利率高,利润自然也高。另一方面,皇家银行只做商业贷款,这些小额贷款交给这些银号钱庄去做,也省了事情,又能从中得到利润,何乐不为。

  不过这也是刘钧最后一支凭借国家强权,从这些富人手中收取重税了。以后,一切都是平等的,依法收税。

  不过这次的契税,也将让朝廷得到一笔庞大的资金。

  审计署做了一个预算,这次的田宅契税将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天下十二亿亩田地,如果除去官田,那么私人的田地也将达到至少七亿的数量。虽然田价有高有低,南方苏松等地,一亩水田可能达到百块,而北方尤其是边疆等地,可能一亩地也就五六块。但就算平均每亩十块,七亿亩也就高达七十亿,百分之八的契税,那也是五亿六千万。

  不过对于百亩田产以下的百姓免税,因此这七亿亩民田,可能最将只有半数左右征税。

  若加上房屋商铺的契约,相当可观了。

  保守估计,可能最终达到三亿块银元左右的样子。

  历史上所谓康乾盛世,最鼎盛的乾坤中期,国库也不过积攒了八千万两银子,折算银元一亿多点。

  而刘钧换一个契约,就收入三亿块。

  这是真正巧取豪夺。

  当年的汉武帝,正是凭借着一招算缗令,才支撑了他对匈奴的持续用兵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