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四章 留点纪念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常能够吃苦,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

  短短的三里路,队伍走了大半个时辰。

  孟津城外五里处的望风亭。

  徐尔一和闫子章在这里,等候苏天成。

  看见了两人,苏天成连忙下马了。

  “坤元,刚才的那一幕,就是对你最大的肯定啊,要是朝廷的大臣,都像你这样做事情,还畏惧什么灾害啊。”

  “徐大人,闫大人,这是灾民抬爱。”

  “不要这么说了,这是你应得的荣誉,都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老夫看你是真正的做到了,来到孟津不过一个多月时间,就得到了如此的拥护。”

  一边的闫子章红着脸,没有说话,想起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和苏天成对着干,若不是苏天成坚持,还不知龗道赈灾的效果如何。

  “闫大人,前些时间,在下多有得罪之处,还请你不要介意。”

  “苏大人千万不要这么说,跟随苏大人一个多月时间,下官学到了很多东西,想想以前的那些事情,实在是不好意思,这次回到京城之后,下官一定要为大人请功的,下官相信,四省的赈灾工作,河南是最为出色的。”

  徐尔一看着闫子章,眼神深邃,意味深长。

  朝廷里面的争斗,影响到了赈灾工作,这是他没有办法扭转的,大趋势如此了,个人的力龗量,太过于薄弱了。

  “闫大人不要这样说,有些事情,在下是明白的,只不过没有深入其中,也不愿意去想那么多的事情,身为赈灾大臣,想到的是如何做好本分,如何让灾民受益,其实闫大人的诸多做法,在下也是佩服的。”

  苏天成对着徐尔一抱拳开口了。

  “徐大人,学生写了一封奏折,这里面,详细叙述了河南赈灾的情况,这次的赈灾,各方都是有功劳的,效果还不错,下官以为,今后的赈灾,还是要落到实处,让灾民真正的受益,这样就能够稳定一方,灾民感受到了朝廷的恩惠,岂能轻易造反。”

  说完,他从胸前拿出来一封信函。

  撰写这封信函,他犹豫了一阵子。

  虽然和朱由检接触的次数不多,可他已经感觉到,朱由检绝不是后来描写的那样,什么刚愎自用,什么不能够容人,什么才大志疏,面临着这样的一个烂摊子,年轻的朱由检,肯定是着急的,想着扭转不利局面的,要说急躁冒进,可能存在,也是可以理解的。

  苏天成不是民族主义者,没有大汉族的优越感,也不认为其他民族就落后了,就野蛮了,但从历史的评价来看,明朝的很多政策,包括开放的程度,是远远强于清朝的,清朝的闭关锁国,致使中华民族落后挨打,这是不争的事实。

  从这一点的认识上来说,他要最大限度的帮助朱由检,重振大明。

  “坤元,老夫这里也有一样东西,你看看吧。”

  徐尔一从胸前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