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六章阴山白道_东汉末年生存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就弱了下去,将士更是无心迎敌了。

  曹操的大军气势如虹的进击,大破袁军,阵斩袁军大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等多人。

  曹操解除许都威胁,得胜还朝,气势更胜。

  袁术称帝的一年之中,先是开国之战被吕布打败,接着又败于曹操,袁术手中的将士损失殆尽,再加上四周皆敌,实力越来越弱。

  纵然接连失败,但袁术的生活却依旧奢靡,袁术要想维持奢靡的生活,就只能不断地给百姓征收赋税,其治下的百姓越来越困苦,已经到了人相食的地步。

  第三件大事就是关于袁绍、公孙瓒的。之前公孙瓒被袁绍带着大军围困在易京,后来公孙瓒被袁绍骗出了城,骑兵尽损,实力大减。没有骑兵的公孙瓒被袁绍的大军团团围住,再也无法突围。

  袁绍开始采用挖地道的方法,不过不是想挖进城里,而是想要把城挖踏。

  袁绍知道围困易京的时间越长,公孙瓒那里的军心越乱,因此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伤亡,袁绍还可以借此消化吞并的幽州的郡县。

  霍东收到的消息是袁绍已经攻破了易京的城池,现在正在攻打公孙瓒让人修建的营垒。虽然已经是冬天了,但袁绍并没有撤兵的意思,看来袁绍是想在今年把公孙瓒彻底解决了。

  霍东让探子继续关注袁绍与公孙瓒的战事,要是袁绍彻底打败了公孙瓒,那么袁绍接下来就将要从霍东与曹操之间挑选一个对手了。

  霍东在家好好的待了几日,然后收到徐晃送来的消息,现在徐晃已经到达了阴山之下,已经控制了“白道”。

  阴山的山脉拦住了草原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交流,但千百年来,人们在阴山的中段打通了一条蜿蜒曲折之路。此路古书中称为“白道”,“白道”为白色之路,因该道地上之土为白灰色而取其名。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唯道路独白。

  自从秦朝开始,“白道”就作为阴山山脉南北的主要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初卫青、霍去病都曾经从这里出兵北击匈奴。

  徐晃来到阴山之后,便派一些兵士重新占领了白道上的破败的关隘。

  如今关隘已经破败不堪了,徐晃令兵士开始重新把关隘修建起来。

  这时已经开始上冻了,兵士们都没有穿铠甲,外面套着羊皮做成的衣服,带着羊皮制作成的帽子,穿着羊皮、牛皮制作成的毡嘎达,这毡嘎达异常的暖和,让兵士不会被冻脚。

  这些兵士脖子上挂个绳,绳子的两端各有一个套手的东西,这东西叫做手闷,带上他异常的暖和,可以还不影响干活。

  这些手闷里面是在西河郡种的白叠(棉花),霍东北屈那里做成了接近一万双手闷,然后让徐晃带到了这里。

  一些兵士们带着手闷,用锤子与凿子砸着石头,这些石头要用来修建白道上的关隘。

  在阴山南面的平原处。徐晃从大帐里出来,望向远处辽阔的大草原,此时全是空寂景象,没有一点生机,草木早就全部都枯萎了。

  而近处却非常的热闹,这里全是营帐,还有栅栏里圈养着许多的牲畜。

  有许多兵士在搭建房屋,土刚被冻了表层,还可以挖动,还有一些兵士正在用木头搭建房子。

  现在这些兵士无比想念火炕,但此时烧砖是来不及了,只能用泥土与一些石块搭建火炕了。

  徐晃现在也没有穿着铠甲,与其他兵士一样都是一身的羊皮衣服,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鲜卑人呢。

  徐晃知道占领阴山之南并不意味着没有敌人了,在阴山的北面还有更多的鲜卑人,现在冬日越来越冷,这些鲜卑人为了生存,随时都可能过来,所以他才让兵士冒着寒风也要把营地与白道上的关隘修建好。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