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八章发展川蜀_东汉末年生存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铢”。

  刘焉、刘璋父子在管理益州时铸造发行了一种小五铢钱——“蜀五铢”。

  蜀五铢铸工还算精整,一般重量为四铢左右(一铢为克)。

  相比于建武五铢和四出五铢,“蜀五铢”还是存在轻微的贬值,但已经比汉末减重的五铢钱优质很多,尤其是与破坏汉末经济的董卓铸造的“小钱”相次,这种蜀五铢简直是难得的良币。

  董卓在迁都长安后,因为钱财问题而苦恼,后来就想出来自己铸造铜钱,贾诩深知董卓有掠民之意,便拿着重量不足一铢(一铢为克)的“小钱”样品给董卓。

  这小钱差不多就是一个“铜环”了,甚至可以当戒指带了。

  董卓看到小钱后非常满意,于是便开始大量制造小钱,东汉的各个诸侯、大族纷纷效仿,开始铸造小钱。

  铸造早的可以掠夺他人,铸造晚的为了减少损失也必须铸造,东汉的经济开始瓦解,许多地方只能以物换物。

  霍东一直都在用相对较重的五铢钱做交易的货币,不承认小钱,杜绝小钱在他地盘的流通。

  现在缴获这么多的“蜀五铢”,只能暂时先用一段时间了,等到攒够足够多的铜后,霍东会重新铸造铜币。

  霍东可不准备像刘备入蜀时那样铸造“直百五铢”,那样等同于饮鸩止渴、杀鸡取卵,会让百姓再无活力,经济也会持续下沉。

  一个“直百五铢”大约重十五铢,大约是“蜀五铢”的四倍,但一枚直百五铢却要赋予一百枚蜀五铢的价值。

  直百五铢的重量是蜀五铢的四倍倍,而面值却是蜀五铢的一百倍,简直比董卓的小钱还丧心病狂。

  通俗点理解,益州百姓用蜀五铢交易,价值一百钱的物品卖出后对应的钱重为二百五十克,即与二百五十克铜等值。

  当百姓用直百五铢后,一百钱的物品卖出后只能获得一枚重十克的直百五铢钱,中间的二百四十克铜的价值蒸发了。

  刘备铸行直百五铢,并开办官市,以直百五铢购买民间物资后,“数月之间,府库充实”,不用为钱财发愁了。刘备是舒服了,益州百姓却惨了,他们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他们手中的财富瞬间蒸发了百分之九十六。

  可见忠厚者不一定对百姓忠厚。

  刘备贪图一时之快,使得蜀汉的经济其实一直往下走,即便多智近妖的诸葛亮也无能为力,甚至不得不靠着大量对外出售蜀锦与盐铁官营维持军费。

  霍东非常看重蜀地,要让蜀地的经济发展起来,然后再与外界形成一体。

  古义、尚校、李强等人被霍东考察完后,便开始忙碌起来,冯立负责统筹,霍东会让当地的官吏配合他们。

  自从霍东攻打益州后,冯立就没有轻松过,霍东每攻下一座城池,冯立就要调集大量的人接手商铺与矿场,稳住当地的经济,尽量减小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霍东攻打下的县能这么稳,冯立有很大的功劳。

  蜀地又开始热闹起来了,各地的工坊开始筹建,筹建工坊就需要人,许多百姓听闻干活有钱拿后,都开始过来报名。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