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五章村子集市_东汉末年生存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妇女大声吆喝着,旁边还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在帮忙吆喝。

  不过没有多少百姓来买,百姓自己家里就能蒸馒头,舍不得花这冤枉钱。这个卖馒头妇女是本村的人,她的馒头主要卖给这些商贩,商贩没有时间做饭,又想要吃口热乎的,买馒头相对合算。

  霍东来到馒头摊前问道:“馒头多少钱一个?”

  三十多岁的妇女见到霍东穿着华贵,赶紧热情的说道:“三钱一个,我刘花蒸的馒头在十里八乡都出名,你要是买多了,我还能便宜一些。”

  “剩多少都给我装上。”霍东说道。

  妇女一听就乐的嘴都合不上了,典韦从马匹上拿出个麻绳编织的袋子递给妇女。

  妇女的孩子认真的数着,妇女在旁边往袋子里装馒头,可见这妇女不会算术,全靠这个孩子。

  孩子数完后说道:“总共四十六个馒头,一共一百三十八文。”

  霍东听后笑道:“婶子你这孩子挺聪明呀。”

  妇人听到别人夸奖他儿子后脸上笑容又溢出了几分。

  “都是村里的先生交的好,要不是村子里免费教书,我孩子也不能会算术,我也卖不了馒头。一百三十八文钱,你给我一百三十五文钱就可以了。”妇人笑道。

  典韦让手下付钱,男孩接过钱后把十钱摞在一起,很快就数完了。

  霍东见此笑道:“你家这孩子聪明,将来能到当大官。”

  妇女摸着孩子的头有些自豪的笑道:“谢你吉言了。”

  霍东的卫士把装有馒头得到袋子接了过来,然后继续逛起了集市。

  其实村子里并不是免费教书,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免费的才是最贵的。等到孩子大一些就需要买笔墨、书册等东西,再狠点甚至再定制学生服,这些都是大头。

  一群孩子围在炸油条的地方,百姓们虽然有足够的粮食吃,但油还是珍贵的东西,油炸的东西更是在重大节日才能吃到的。

  孩子们馋的不住的擦着哈喇子。

  炸油条的男商贩并未撵走这些孩子,有了这些孩子,生意才能更好。

  “你这孩子,我都找你半天了。”一个妇女抱着买的东西过来说道。

  “阿母,我想吃炸油条。”孩子恳求着说道。

  “油条不好吃,回去阿母给你做烙饼。”妇女劝说道。

  “阿母,就买一根。”孩子不肯放弃。

  妇女有些生气的说道:“再不走我就把你扔在这里,不管你了,让王傻子把你抱走。”

  孩子依依不舍的看了油条一眼,最后还是跟着妇人有了。

  霍东来到炸油条这里,本来想买几根,但一看油已经黑的像墨水了,就立马离开了这里。

  还有卖鸡蛋、鸭蛋的,这让霍东想到了茶蛋与实蛋,鸿宾楼又增加两个菜。

  集市上还有帮补锅的,有的百姓锅漏了一个口子,上这来修补。

  “猪肉,刚杀的猪,肥肉多的猪肉。”卖猪肉的人大声喊着。这时候百姓都喜欢买肥肉,因为肥肉有油。

  里长带着民兵在集市上巡逻着,防备着小偷,也顺手解决一些争端,不少百姓见到里长后都热情的打着招呼。

  里长看着霍东与典韦的背影有些眼熟,刚要前去仔细观看,前面两个商家因为地界的问题吵起来了,他赶紧带人赶了过去。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