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1章 西班牙站·双重难关_走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内华达山滑雪场训练了四天,李长逸就没有顺利滑完过全程,摔倒、冲出赛道他全都经历了一遍,以至于唐槐看到他这么皮实,都不像之前那么紧张了。

  李长逸就像是一头倔驴,和那个弯道死磕起来,还放狠话说要是不能完成高速切弯贴地大回转,他就不配再叫“单板伏地魔”这个外号。

  武缨等人都忍不住翻白眼:“你不是不喜欢这个外号嘛,干嘛又那么执着起来呢?”

  “这能由得了我吗?”

  李长逸一脸怨念地瞪着班克斯,因为这老外前阵子接受了国际雪联的采访,视频上了鼎鼎有名的赛季单板滑雪电视杂志,里面就重点提到了年度最佳新人李长逸的培养和成长。

  面对镜头,班克斯侃侃而谈,把李长逸这个外号也吹了出去。

  圈里人很快就都知道这个“单板伏地魔”很擅长弯道走刃了,连黑默林都发邮件过来,夸赞李长逸“很酷”。

  当然,捍卫荣誉只是一个借口,李长逸和唐槐都清楚,世界顶级选手一定会有办法克服这个弯道,如果自己不勤加练习,是断然无法拿金牌的。

  这个观点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因为临近比赛日,黑默林、索马里瓦、维辛廷、莫伊奥利、萨姆科娃、雅格贝丽丝、特蕾斯佩奇等当前最顶级的男女选手都陆续出现在这里。

  面对这个奇葩的弯道,大家都没有减速,也因此都栽了跟头。

  这些高手可没有换成搓雪减速来完成比赛,而是像李长逸一样选择了一遍遍地去冲击积累经验。

  显然,大家都知道,谁先克服这个弯道,谁就能领先对手一大截,具备更大的夺冠优势。

  经过这几天的摸索,唐槐与李长逸已经总结出这个弯道的三个主要难点:

  首先是速度,前面的一大段赛道太流畅了,顶级运动员滑到这里的速度最高能达到77公里/小时。这导致大家腾空飞跃的距离特别远,如果不加控制,甚至可以直接飞到弯道最里面,造成撞墙效果,要么摔倒,要么直接滑出赛道。

  其次是找不到最佳落点。既然大家都不想减速,就必须在腾空时用力压低滑雪板,尽快落地调整才能避免撞墙、摔倒和搓雪。

  落点距离弯道越远越好,但是速度越快滑翔越远,跳台斜坡的角度已经决定了多数运动员落地的位置。李长逸只能在腾空的那一秒多钟里动脑筋,寻求一个好的落点。

  第三难点是寻找真正的黄金路径。

  落点不一样,入弯的角度、出弯的速度都没法确定,所以黄金路径也是不确定的。

  有那么几次,李长逸成功落地,没搓雪也没卡刃摔倒,可是过弯的路线不好,速度仍然被迫降低了很多。

  这三大问题,也是所有顶尖运动员都必须克服的障碍。

  滑雪场上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西班牙人给大家制造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