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六四章 风水轮流转(上)_一品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前一亮道:“这确实是个办法。”比起明清来。在大宋朝当官是很难往上爬的。在明清,进士榜下即用,便从七品做起。而宋朝的进士释褐后,除了前五名外,都是没有品级的,要先在基层实习三年,三年后高才者可以报名馆阁试,走上一条清贵之路,但绝大多数官员,要从从八品甚至九品开始。三年一磨勘,没有错才能晋升。

  也就是说。一个正牌进士,顺风顺水,要用十二年才能升到正七品。但这十二年里,谁也不敢保证一点错不犯,一旦被御史盯上,轻则降级处置,重则罢官回家。所以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此大富大贵。

  事实上,低级官员的俸禄待遇都很是微薄,只能勉强度日而已。而赵允让当年最爱做的,就是接济年轻官员,并积极帮他们打通关系,使他们能尽早上任……别忘了大宋朝的冗官问题,你考上了进士还好说,要是九经、三史、学究、明经、明法之类的科目出身,那就等着排队吧。

  若是没有关系打点的话,可能等上十年也轮不到你来做官。

  结果赵允让当年,帮助了大量的散官上岗。他还帮助很多年轻官员,摆平了处分,使他们免于降级甚至罢官。后来随着他的能力越来越强,也帮着很多人谋到了肥缺,或者易于升迁的位子。

  因为和他往来的都是无足轻重的年轻人,且打着诗会文会的幌子,所以赵允让的这些举动,非但没有被说成居心叵测,刁买人心,反而被视为古道热肠,扶持后进之举。因为人们都会下意识的认为,在这些低级官员身上投资,可能几十年都看不到回报,所以才不疑有他。

  但赵允让就是在为几十年后做准备,他自己是没指望了,而当时赵祯才十岁,再当几十年皇帝都不成问题……当然也可能一开始,他真是为了派遣郁闷,才会混迹于士子文人之中,一是为了解闷,二是为了给子孙结些善缘,才会去帮助那些年轻官员的。

  但当他发现赵祯竟也像赵恒那样子嗣艰难时,动机便不纯了。尤其是赵宗实被接进宫里后,赵允让更是将此当作毕生的事业来做。他不知道投入了多少金钱和精力,建立起了一条畅通的买官、跑官、以及摆平各种麻烦的灰色渠道。数不清的年轻官员通过这条渠道,度过了最初的艰难时刻。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初受惠于他的年轻官员,只要能熬到今天的,都是朝廷和地方的台宪大吏,他当日种下的树苗,终于长成了大片的森林!

  “你到底要给我讲一个怎样的故事?”章惇有些不耐烦道:“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么?”

  “如果赵允让只做了这些,我们倒也无可奈何。”王雱轻咳几声道:“但是他帮助这些人的动机,本来就不纯,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