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六章:舆论风向_大唐开局圈地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不可忽视的一环是,做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

  李昊觉得,在现代,网络舆论可以引导社会的思想方向。

  而在古代,没有网络,但纸质传媒的影响力需要利用起来,需要辐射的人群,一定要书生群体,诗人文人群体参与进来讨论,这样的大唐社会氛围,改革思想想不发展都难。

  李昊提道:“不能只让我们报社的文章传播受限,文人群体要顾及,但主要的力量还是在广大大唐老百姓,我们要给他们灌输改革思想,就得要民间去多宣传,加油,想多点办法。”

  李昊提醒霍祈现在是大唐日报的主编,要调动人马,不能让他们闲着。

  在李世民的指示下,翰林的文人都安排到大唐报社来,这会人手足够了。

  这么几个回合下来,霍祈在李昊的指点下,文化治理手脚更放的开了。

  首先风风火火开展了好几个改革文化宣传策划,

  在大街上贴好了李昊改革思想大字报,带着好几个文官,到民间去举办当街讲会,讲完了抽十几个人送大米。

  这跟现代搞保健品传销的套路一样,抓住了人民的心理,老百姓想要大米奖品,自然热情捧场。

  有一天李昊去了宣传现场,差点没激动死,长安大街万人空巷,被围得水泄不通,里里外外差不多几百人围着大唐宣传队的人。

  既然如此火爆,更要升级一下宣发才行。

  李昊拟订了几个办法,当晚火急火燎赶到议政殿。

  对于李昊深夜爬墙突访,李世民已经见怪不怪了。

  “近期改革宣发得不错,听说你们大唐报社派人到长安街上宣传,长安老百姓十分捧场啊!”李世民从太监手里端过茶,递给李昊。

  李世民对李昊这人,是越来越刮目相看了,这小子,绝世才能无法估量,不是他能想象的。

  李昊仰头喝了一大碗上好的御茶,把洋洋洒洒满篇要点拍到桌子上,示意李世民好好看看。

  “科学选拔人才的确没毛病,但狼多肉少,全大唐那么多追求仕途的文人书生,多少人是一辈子无法当上官的?这些人文化素质高,文化水平也很好,如果他们什么事都干不了就只能一辈子挤破头皮考功名,对社会来说是种浪费。”

  李世民也知道李昊要抛砖引玉说出自己的计划了,并不着急道:“哦?那按你怎么看?”

  “想要改革顺利进行社会思想一定要从根本改变了,不是说给朝堂的人听,而是要说给老百姓听,也不只是说给长安的老百姓听,要说给全国的老百姓听,所以,不能只是我们大唐报社的人出来宣传,一定要调动全体书生的积极性。”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心想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毕竟朝廷需要选拔的文人占比很小,很多落榜的书生,如果能给多他们一条出路,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毕竟,现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