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眼光放远_我在贞观开酒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后不走了。

  李晴雨原本在布置自己的新家,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一时间就没有时间布置新家,只能招呼大家。

  也因此,率先从别墅出来的人基本上都是商人和世家。

  只是世家们一时间拉不下脸来跟李峰谈,只有有商人率先开口。

  如今李峰被长孙无忌这么一质问,一旁的李二也微微皱起眉头。

  “李峰,你这公然贩卖书院名额确实很不妥。”

  李峰有些愕然道:“岳父,这没有什么不妥的。第一,我卖掉了所有别墅,赚钱了。第二,朝廷从我这里又抽取了不少的税。

  第三,这群商人有钱,他们的子嗣来读书,一定需要缴纳昂贵的学费。有了他们的学费,书院就又能进行扩大。

  如今我在洛阳建造了书院,可是因为夫子的关系,还有所学的内容和文武书院不同,因此,洛阳书院只有一群穷人的孩子在读书。

  这对我们的初衷是不同的。因此我需要更多的人才,教书的人才,而且是教我师门学识的人才。

  这个人才哪里来呢?只能从文武书院毕业生中找。

  可是现在书院的人才,都是大家资助的,说白了都是被大家预订好的,让他们去教书,根本不现实。

  还有,教书都是看个人意愿的,人家不愿意教,我们又能不能强迫他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朝廷一旦强迫他们,这会让他们的心中留下阴影的。”

  李二微微点头,道:“你说的有几分道理,可是这跟让他们拥有书院的名额有什么关系?”

  李二用手指了指正在买房子的商人们。

  李峰笑道:“这就是我要说的第四个好处,让商人们的子嗣毕业后去教书。”

  “嗯?”

  众人都愣了一下,你不逼穷人的孩子,却逼迫商人的孩子,这区别对待啊。

  长孙无忌说道:“为何你要让商人之子前去当夫子?万一教出来的人都是一群铜臭味十足的学生,那对朝廷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

  “谁说的,要是他们能教出一群商人来,对大唐而言只有好处,没有任何坏处。”李峰说道。

  “怎么会没有坏处,整个大唐都只剩下商人了,那还有谁来干活?谁愿意干活?”长孙无忌说道。

  接着他双手抱拳对着李二说道:“陛下,请三思。”

  一旁的房玄龄说道:“辅机兄,不要这么早就下结论,我们不如让李峰把话都说完。”

  李二颔首道:“李峰,你继续。”

  李峰点了一下头,说道:“长孙舅舅,你的目光太短浅了,先不说大唐的商人其实一点也不多,就算商人很多,但是你也不要一直盯着大唐不放。

  请您将目光看向其他国家,一旦他们成为大唐的国土后,他们就是我们的劳动力。

  我们出钱,他们的百姓出力,我相信,一旦有那么一天,只要我们稍微对他们的百姓好一点,他们就会支持大唐,自愿成为大唐的一部分。

  而且商人越多,对于大航海就越有利,出海探索,就靠朝廷的财力,再多也是不够用的。

  探索大海是需要集合朝廷和民间的力量共同合作才行。

  民间商人集资去探索大海,比如探索到一座金矿,那么这座金矿就属于发现者的,朝廷将开采权交给他们。”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