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7章:解决之道!_逆袭199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外相比,无论是观念,还是研究方法,以及管理方式上,都有不小的差距。”

  “确实,国内现在有一句话,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哦,我也听过这种说法。”

  “不过,您有没有发现,这种状况正在慢慢改变?”陈东问道。

  林本间低头想了想,“有吧,前后几年时间,对比一下,还真有些不同。”

  陈东一拍手,轻声说道:

  “对嘛,国家这么大,有的改变很快,但有的改变,就没有那么大了。咱们华夏,领先世界几千年,虽然到近代,开始沉沦了,但是,我们必将重新站到世界前列,重塑辉煌。”

  “华夏这艘大船,要转向,比那些小国要慢,但我们也要相信,等她发动起来,其势能也将无比巨大,何况,这艘船上,可是有着十亿人呢。”

  林本间神色一动。

  无疑,陈东所说的,触动了他心里的那根弦。

  “现在,国内的电脑市场高速发展,预计今年,家用电脑的数量达70万台,相比1993年,增长55%。”

  “背靠这么大的市场,大有可为。”

  黄雅丽再次张大了嘴巴。

  陈东再加把火:“而且,龙腾半导体是我私人搞起来的。您了解其中的区别吧!”

  林本间点头。

  他当然了解其中的区别。

  早在他前些年到内地的经历,就已经有了深刻了解。

  国内与国外研究所的所有制不同,就导致了巨大的不同,特别是在自由度方面有着巨大差异。

  国内常常进行所谓的“会战”,或者说“攻关”。

  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极端的做法。

  它常常会导致急功近利,不按规律办事,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成果,就有可能被砍掉。

  更重要的是,它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太大。

  就比如,不久前,他听说国家停止了光刻机项目的研究。

  某些人的理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就比如光刻机,相关投入太大,得不偿失,不如直接进口芯片。

  于是,曾经在光刻机领域与国外不相上下的华夏,自己停下了这个领域的脚步,相关国企转型,项目下马,技术停滞。

  而像自己的研究,虽然属于世界前沿的高精尖,但要说多久就能出成果,还真没有办法说出来。

  他没想到,自己会受到陈东的邀请,进入他的公司。

  而陈东竟然想以一家民营公司之力,重新开发这个项目。

  说一句胆大包天,也不为过。

  要知道,光刻机的研究,需要投入的资金是海量的。

  还不一定能出成果。

  可是,陈东就这么做了。

  这是多大的魄力,多大的决心!

  不过,想到这里,他又有些不太相信了。

  “陈先生,对于您的邀请,我真的很感动。不过,我还有个疑问。”

  陈东微微一笑,“哦,您请问,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林本间便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