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8章 许家人的识趣_娘子送我上青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曾沾手,不出事也罢,真出了事,至少也不可能赖到她的头上去。

  苏锦绣这里忙着赚银子,酱作坊和酒坊都是忙得脚不沾地的,因为这两项大生意都是在平县,于平县有利,可是于生意却是明显弊大于利。

  一则是往外运输,路途有些远了,这成本自然也就高了。

  二来,平县贫苦,这些东西能在本地消化的基本上没多少,大部分都是往外走。

  苏锦绣也是一直在琢磨着这一点,想着是不是可以在州城内也开上两家作坊。

  反正现在的需求量大,他们是供应不上的。

  只是又仔细地研究了一番之后,发现这酒坊开在州城却有几分不妥。

  一来这原材料就不太容易运到,没有直接在山脚下守着,自然是有几分不便。

  二来,州城内的地皮可比底下的县城要贵太多了,人工的成本也更高。

  所以,苏锦绣便和苏孝商量着,干脆在良县再开上两家作坊。

  苏孝近来忙碌的,也便是此事。

  而柳承恩则是忙着带人量地、盖房等等。

  这次与去年不同,这次是直接在底下的三个县同时进行的。

  他们府库里现在有银子了,而且各地的县衙里也要鼎力支持,至少,这地皮上就不需要花钱了。

  小麦的长势还凑合,新开的荒地上,大部分都不错。

  只有一小部分的下等田,看样子这产量要低一些。

  柳承恩手底下的人,就没有一个轻闲的,户曹几乎是天天往各处的地头上跑。

  而手底下的三位县令也不敢闲着,不管是田地,还是盖房这些事,都是格外地上心。

  以前的历任知州也不是没想过好好有一番大作为,让这里的百姓们能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

  可是他们能力有限,最要紧的是手头上没有活钱儿呀!

  这种事情,可不是一千两一万两就能解决的事儿!

  那得需要大把的银子。

  就算是苏孝能赚钱,柳承恩有酿酒的方子,也不可能供应得起这么大的开销。

  所以,一来还是得靠府衙的税银,二来,就得靠人多力量大了。

  修路和盖房,直接都选了劳役。

  如此一来,只管饭,不出工钱。

  当然,百姓们还是很乐意的。

  能吃饱饭就很不错了。

  至于这房子建好之后要如何分配,再如何买卖,那就得根据每个县的实际情况来定了。

  当然,大部分的银子,最终还是得让得了房子的百姓来出。

  要不然,有多大的银库也禁不起这么折腾。

  而修路,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是官府想办法。

  老百姓可不会给出这个银子。

  倒是一些真正的富商,若是为了自己的生意能沾些好处,应该还是愿意配合的。

  就算是不愿意,碍于官威在那里摆着,他们也不敢有意见。

  况且,柳承恩跟他们要的银子又不多。

  而刚刚得了好处的许家,几番打听之下,便知道这是多亏了知州大人的敲打。

  许老爷那可是个相当精明的主儿,得知自家女儿和知州夫人攀上了关系,又有久儿被救的这么一段缘份,便让女儿带着又亲自上门道谢,礼物暂且不说,柳承恩刚下的政令,他们是第一个响应!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