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22章 投桃报李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好抢啊,这女婿还总是没啥怨言,十分配合。李世民现在都抢上瘾了,秦琅搞出啥好东西,他便马上想跟进。

  这嘉德典当的模式非常不错,他于是也准备让内坊上马典当行,开遍全国,甚至想让转运司也用国库的钱跟进开店。

  对于这种不要脸的老丈人,秦琅也无可奈何,当然表面上是无可奈何,实际上他并不怎么反对,皇帝跟进,其实是一种表态支持,反正他向来信奉的是不怕竞争。

  市场这么大,还怕竞争?

  竞争不怕,就怕别人吃独食,或者掀桌子。

  现在皇帝端着盘子也加入餐桌上,秦琅在旁边吃的才安稳。

  至于什么工商乃是贱业这些话,其实也只是对外说说而已,事实上贵族士人又没哪个亲自去站柜台迎客待客的,大家都是在幕后操纵,台前自然有许多管事掌柜们,甚至有些人干脆就是让亲戚出面,他们名面上沾都不沾一下,但这不妨碍他们实际控制的事实,也不妨碍他们每年一车车收钱的事实。

  秦琅喜欢抱团合伙,这样有事大家一起扛,有钱大家一起赚,还能迅速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扩大收益。而李世民恰相反,他的内坊是啥最赚钱,他就往哪插一脚,但他只管独资。

  用的都是他小金库里的钱,然后赚的自然也都是归他小金库。

  至于转运司的赚钱模式,更简单,和买。

  啥赚钱了,朝廷就过来要点份额,实质就是分钱。

  不给好处费,那就出政策限制你。

  这套规则其实都是秦琅制订的,现在也依然沿用,本质就是仗着强权收保护费一样。当然,转运司耍流氓赚来的钱,秦琅还是用之于民的。

  常平仓的盐粮茶酒糖绢瓷等各仓这些紧俏物资倒卖赚的钱,除留一些做为本钱外,其余的则是要用来积储粮食的。遇粮价低时,适当抬高价格买入存储入仓,以备灾荒之年。等到灾荒粮价高时,再适量降低价格开仓放粮平抑粮价。

  正因为和买制抢来的钱,最后用到了百姓身上,所以这条新法倒也还是得以实行。

  毕竟钱又没有进入皇帝的内库,更没用到皇帝奢靡享受上去。

  更何况,随着这和和买法出现,秦琅还上奏请求废除了原先扰民的高利贷公廨钱。

  这也是当初能够通过这和买新法的关键之一。

  公廨钱这种强迫别人高利借贷的做法,虽填补了衙门的开支缺口,但确实做法很恶劣。

  老丈人皇帝和女婿国公一边看球,一边在那里私下商议半天,争论许久,最后还是达成了一个协议。

  秦琅帮皇帝在内坊下,建立钱庄和典当行,至于名字,就叫皇家钱庄和内坊典当,皇家钱庄和内坊典当由秦琅帮忙修订规章条例,培育掌柜伙计等,李世民的要求也简单,三年内,全国十五道三百余州起码要每州建立一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