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章 第四十六章_我在三国说评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姐,有什么问题么?”

  “不……这玩意儿简直,对比当年我吃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印象里那块梅子已经随着时间流逝没那么酸了,然而陈宫这一回硬生生让她想起当时那种酸意,气得姚珞差点想把这些蜜饯全扔了。然而在开口的时候她又沉默下来,愤愤地把东西重新放好塞到了自己的书架上。

  现在这个时候压岁钱虽然有,但也不过给个铜板作为“压胜钱”讨个口彩,因此过年姚珞也不用破费还要再给红包。不过让曹操有点紧张的,还是今年这一次的大朝会。

  每年正月大朝会各地郡守都会参加,也相当于是每年一次的述职。前两年曹操手里拿到的济南奏报其实是都有姚珞与郭嘉帮忙修改过,他们两个的不是把内容修得看起来多,而是尽可能把济南的消息维持在一个中上水平。

  虽然说曹操在济南竭尽全力,但当年西园要他交的那“两千万”始终是梗在他心头的一根刺。如果说照实说了济南这段时间愈加满仓的丰收,汉灵帝要他交更多的钱怎么办?

  现在他爹可不像以前在朝中,一切都要他自己来。要交更多的钱也就算了,再惹眼一点引来别人的窥探,再挤兑两句……

  得,他也别当这个济南国国相,早点回老家种地算了。

  因此每年济南发愁的不是好消息,而是怎么把好消息压成不那么好的普通消息。而且现在姚珞郭嘉都去了洛阳,戏志才看着手里去年修改过的报表格式,只觉得自己恨不得晕过去算了。

  三年连着报了丰收,今年不管怎么都不能再写丰收。可这么一来账根本就做不平,旁边一群人愁眉苦脸翻着前两年姚珞留下来的样本,只觉得做假账这事儿实在是有点太艰难。

  “而且听说英存在洛阳有所不适病了一场,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再麻烦她。”

  戏志才揉了揉太阳穴,瞪着一双已然有了黑眼圈的眼睛开口,声音格外疲惫:“不过若是实在没法,那就不写。”

  “不写?”

  “不错,不能撒谎,但不代表不能不说。”

  余纵在旁边捏着笔,再一次对自己这个武官为什么会跑来当文职倍感恍惚:“既然不写,那就说明情况不好,才会不肯在大朝会的奏报上说出来。专注民生消息,或者我们这儿有没有哪天天气特别好的?写点景色让今上看得开心开心。”

  “……”

  一看就是从姚珞那儿听说书多了,旭日东升太阳红,吉兆啊!

  在座的人都是务实且聪明的官员,本就对吉兆这一说并不相信,如此听了余纵的话更是纷纷感叹,不错就这么写,这么写绝对没问题。

  作为依旧是济南国相但不就职、身处洛阳担任典军校尉的曹操,在打开戏志才写的这一份“旭日初升,大明湖波光粼粼金光闪耀”,洋洋洒洒写着济南风光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