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5:被俘_汉之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提到重甲步兵,首先也许会想到的是欧洲的罗马军团们,但其实中国古代也是有着悠久的重甲步兵历史的,比如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吴起同学一手打造的战无不胜的魏武卒(后来完蛋了,被国君玩坏了):“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也就是说,士兵只有做到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这不就是重甲步兵吗?

  而在三国时代,也不是没有这种重甲步兵的传承,比如当年温侯吕布账下名将高顺所统属的陷阵营(关于陷阵营的兵种,一直没有一个一致的说法,谁让《三国志》没有明文记载,裴松之也没一句话点明呢?以至于有了重步兵、轻步兵和重骑兵的说法,但是,根据描述,轻步兵肯定是不不可能了,重骑兵的话,那就需要从人到马披甲,整具的马铠,成本实在是太高,还会降低骑兵的机动性,再加上当时吕布和高顺的关系不太好,把这么一支重要的骑兵部队交到高顺手上的可能性实在是不大,所以,此处按照重甲步兵来解读),虽然人数不多,只有700余人,可也是战斗力爆表。

  魏军虽然是以骑兵见长,但是,当时毕竟经济下行,骑兵为主这个国家就该走向崩溃边缘了,名扬天下的虎豹骑又有多少人呢?自然还是要靠步兵的,而高顺当年有一个同事叫张辽,张辽后来归顺了曹操,所以,杜预手中这支200人的重甲步兵也算是传承了张高二人的治军精髓,虽然只有200名额,也是杜预费了好大劲才从钟会手中要过来的。

  眼下,这敌军的双轮车克制了速度见长却防御薄弱的骑兵以及虽然防御不错,但速度迟缓的步兵,那么,在杜预看来,就有必要派出这种防御提升到极限的重甲步兵了。

  没错,速度的确下降了更多,但是,对于两军对垒不过300米的距离来说,速度慢点就慢点吧,防御力可是杠杠的。

  “重甲步兵!列阵!”杜预一声令下,之间200名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步兵排成20列,手持长矛和盾牌,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走去。

  “放箭!”这边的罗宪一声令下,几十辆双轮车像往常一样,无数箭矢顺着车厢正面的射击孔内喷射而出。

  只不过,在重甲和盾牌的庇护之下,魏军的伤亡是。。。。。。。零。

  杜预心中暗喜,却依旧是不急,这种速度最有利于保持紧密的阵型,再加上变态的防御力,不需要多久就可以挤压掉弓箭手们的发挥空间。

  “后撤!”罗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