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9:切分_汉之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御史台,是整个中央内阁六部之外唯一的部门了,贞观之前,御史台仅仅可以风闻奏事而已,但现在,王迪费尽心机的把它独立出来,当然不是为了这些事情,于是,在他的部署下,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并且,还掌握了独立的司法审判权力,只针对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的那种权力——本来还想直接来个反贪局或者廉政公署的,只是不想刺激这些可恶的封建官僚,所以还是和谐一些吧。

  初步敲定了中央的改组后(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具体视李流的运作实践再行调整应对),下一步就该鼓捣地方了。

  地方的切分本来是很复杂的事情,但随着摧毁性的战争结束后,阻力少了很多。

  纲领性的一条,就是确立为分封制+郡县制的特殊“二元制”。

  之所以说是特殊的二元制,是因为自打大秦帝国轰轰烈烈的坍塌之后,汉朝袭取教训,虽然是承秦制,但长期以来一直是郡国并行的双轨地方行政制度,将当时全国60个郡的四分之三分封给了诸侯王,中央直辖仅15个郡。结果就是引发一系列矛盾冲突,甚至是七国之乱,最后,经过历代帝王的努力,这种二元制在两汉,虽然算是名存实亡了,但是,这不代表中央和地方博弈的结束,只不过是换了剧本和演员而已。

  王迪玩的这种变种二元制,是以郡县制为核心主体,所谓分封,其实就是在两个地区有特殊性而已,一个是荆州,一个是暗箱操作,挂两块牌子的底特律,纯粹是为了方便自己:得益于自己多年来的“辛勤耕耘”帮助,先帝孙皓“托孤”的儿子其实是三个:孙文、孙逸、孙献。

  “长子”孙文,已经被保送到中央登基去了,孙逸和孙献也不能就此冷落不是?孙逸,留在了荆州,孙献,则是在成年之后前往底特律,前者,是为了告诉世人,自己就是一个给孙家看摊的,一点儿野心欲望都没有,荆州不论怎么搞都不会变了颜色,而且,他是封国所在,怎么搞都情有可原;后者,则是为了以后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谁说那里是蛮族撒欢的场所?东吴没有法外之地,明明是孙献的封国,人家怎么搞和你们这些看客没有半毛钱关系——自然,这一点王迪也和德麦克麦有过交代,德麦克麦自然不会对一个眼下只有两岁的孩子做挂名领导有什么意见和多余的想法。

  除了荆州和底特律(对汉人挂牌子是底特律郡,对内挂的是底特律山越自治区,当然了,黑翼教来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就不好说了),其余地方,包括事实上成了陶家地盘的交州郡(交州郡与广州郡合并),以及扬州各郡,都是归中央统辖,玩的还是郡县制。

  只不过,被王迪里里外外重新切分了。

  因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