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特区_汉之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常来说,一个国家的人口生育率上不来的话,最心急的,绝对不是那些絮絮叨叨的公婆老人,而是政府,毕竟,肉少了,尤其是肥瘦相间的好肉少了的话,狼是不会太高兴的,所以,绝大部分的统治者,都会采取积极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就是鼓励生育。

  比如越王勾践,除了卧薪尝胆,明显更加关心子民的夜生活的有效率,为了增加人口,特别规定:“凡男二十,女子十七不嫁者,罪其父母。”,相对的,待遇也很好,产房里面待产的产妇由国家负责开销,生了男孩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了女孩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了三个孩子的免费提供月嫂一枚。西汉初年为了尽快增加人口,自刘邦开始,历代皇帝也都是恩威并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岁不嫁五算”(30岁还不嫁人罚5倍人头税),还特别声明:只要是到了15岁还没有婚嫁的女子,每年必须定时向官府缴纳120钱的税,直接成亲为止(刘盈即位之后,根据物价上涨因素,“合理”的将税钱提高到了600钱),当然,凡是生了孩子的,三年内免除徭役、贡赋和人丁税,甚至为了安抚不孕不育群体,只要你结婚了也行,孩子嘛,慢慢来,先把手续办了。隔壁的东吴更狠,士兵出征是可以带上老婆的,随时啪啪啪(难怪战斗力有点堪忧),作战生产两不误。

  这个人口发展鼓励政策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即便是到了宋朝,也没有中断,对于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军人也经常给予关怀,通过赏赐媳妇的方式让他们尽快组建家庭,对于结婚的士兵还会“支钱一百贯,酒四瓶,米一硕,绢一匹。”

  可以说,我们的老祖宗在这方面的举措绝对引领时代潮流的,吊打后世的很多发达国家,无非就是给新生儿家庭提供津贴,减税,和其它经济好处嘛,我们早就用了,而且,你们还是在老龄化严重,新生儿不足的时候才开始亡羊补牢,我们可是未雨绸缪啊,不光缺人的时候生,人多了也不刹车。总有一天就会派上用场的嘛,原时空蜀汉被灭之后,接棒曹魏的西晋,便在这里推出一系列刺激人口增长的生育政策,而后,那些成长起来的一代基本上都投入到了灭吴的大战之中去,连本带利一次性都回来了。

  所以,一些基本政策,王迪根本就不用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现有历史资料里面借鉴一二就可以了。然后呢,自己也年轻,目前形势至少还说得过去,他有大把的时间去等待这新一批羊群茁壮成长起来。

  关键是两点,第一个,“售后服务”是否到位,为什么现在放开生育政策生育率还是上不去?还不是因为生孩子的成本高,养孩子的成本更高?目前这个环境下虽然不至于,但是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