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_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还真没搞过,“唯二”的两次机会,就是洪武三年和洪武四年的两次战争,洪武三年那次是李文忠被授为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分道北征,李文忠率兵奇袭元朝都城安昌,俘虏了元昭宗的皇子买的里八刺等八万余人,元昭宗带着数十骑仓皇北逃,幸免于难。

  安昌大捷后,李文忠班师回朝,朱元璋亲临奉天门迎接,按照大明的礼仪制度是要搞一次献俘仪式的,但礼部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老朱却突然改变了主意,不仅拒绝了献俘,而且还把买的里八刺封为崇礼侯,嗯,跟什么安乐公、归命侯差不多的意思。

  而洪武四年就是征蜀之战了,朱元璋命汤和为东路军主帅,廖永忠等率领京卫、荆襄水师由瞿塘峡直趋重庆进攻巴地,傅友德为北路军主帅统率河南、陕西步骑兵,由关中进入汉中攻打蜀地.征蜀之战非常顺利,明军两路势如破竹,明升反绑双手用马车载着棺材去投降,汤和与廖永忠秉承朱元璋旨意对其加以抚慰并将其押往京城。

  当时礼部的建议是“皇帝御临奉天殿,明升等俯伏待罪于午门外,有关官员宣读赦免诏令,如孟昶降宋故事”,而朱元璋则是批复“明升年幼弱小,凡事听由臣下,与孟昶不同,所以应当免去他伏地上奏待罪之仪”,直接封明升为归义侯,洪武五年随着大明与高丽关系的改善,明升、陈理一行二十七人被朱元璋扔到了高丽,让高丽的恭愍王监管了。

  总之,朱标从记事起,就没见到过父皇穿甲胄的模样,更别提这副甲胄如此古旧,却明显异常的“珍贵”。

  “父皇,这……”朱标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惊讶。

  朱元璋微微一笑,手指轻轻抚过甲胄上的痕迹,仿佛在回忆着久远的往事。

  他缓缓开口道:“这副甲胄,是咱在年轻时征战四方时所穿,你看到的这些刀剑痕迹、箭孔,都是当年战场上的印记,你们可知这副甲胄是怎么来的?”

  朱标、朱雄英皆是摇头,他们哪知道怎么来的,这件事情朱元璋不说,估计没几个人知道。

  “当年天下大乱,义军蜂起,元朝丞相脱脱亲率大军数十万南征,脱脱用也速的计策,以‘回回炮’围了徐州昼夜不息地砸城,徐州城破后直接屠了徐州改名武安州,以白起人屠之名震慑人心,当时徐州义军领袖彭大、赵均用率残部逃来濠州,这两位兵多,濠州城内的几位元帅被迫依附于他们,咱的义父郭子兴元帅与彭大亲厚,被赵均用掳去押在地窖里生死不知,整个郭家乱成一团,部曲都要树倒猢狲散了,当时咱去求彭大出头,彭大见咱仗义,给了咱这副缴获来的甲胄,咱就是穿着这副甲胄,提着长矛去救郭元帅。”

  这段历史,还在朱元璋返乡募兵之前,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