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元昊之母遇害事件》_大宋神探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仕林!是不是再过个四五日,明远就要从夏州回来了?”

  集贤院中,王尧臣坐到了对面,期待地问道。

  狄进点了点头:“差不多这个时日。”

  公孙策是真的雷厉风行,领了出使夏州的差事,只写了一封书信,让书童大壮递过来,就兴冲冲地启程了,自然更不要什么摆酒践行。

  如此洒脱,让王尧臣好感大起,盼着他回归,为其接风洗尘,而按照行程,公孙策入夏已有月余,只待回了宋境,肯定一路快马,四五日就会回到京师。

  狄进则思忖着,公孙策此行使西夏,是就谍细之事,质问李氏父子,以其摆事实,讲道理的口才,自然更让对方感受到宋廷的雅量与诚意,就不知能否将李元昊带着入朝呢?

  以逻辑分析,可能性不大。

  当年真宗接受李德明的请降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称臣纳贡;二,归还灵州;三,派出质子,结果李德明只遵从了第一项,不断送贡品入宋,后面两项都直接忽视。

  真宗被对方的低姿态奉承舒服了,不再威逼,只是利用吐蕃和回鹘之势,希望这些异族自相残杀,削弱党项人的势力。

  那个时候都不派质子,现在其子李元昊亲自领兵,击败回鹘,为西夏开疆拓土,当然更不可能入朝。

  不过现实不是只看逻辑,更别提李元昊这种眼高于顶之辈,假如对方真的胆大包天,来了汴梁,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要不要痛快点,干脆宰了,以绝后患?

  敢二丁抽一,却又能在关键战役次次打赢的元日天,只有这么一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别提这种能威慑各部的枭雄领袖,要是提前没了,西夏依旧是边患,仗依旧要打,但战争的难度确实会下降,是备选方案之一。

  狄进不只是想想而已,待得放衙下班,回了家中,来到练武场,就见两道鬼魅般的身影闪出:“狄公子!”

  无忧洞盗门鬼市已成为历史,里面或许还有贼子苟活,无法清剿到一個不剩,但终究没了组织性的威胁,眼前这两位也有些侧面的功劳,正是盗首的两名弟子,清秋和玲珑。

  狄进看着她们:“你们接下来要如何?”

  清秋道:“‘无漏’既已被擒定罪,报了师弟之仇,我准备北上寻找师父,还有一群盗门弟子,要与我同去,来日在辽地重建我盗门声威!”

  玲珑道:“我也准备……”

  清秋立刻道:“我师妹想留在京师,做个小生意,安稳过日子!”

  “好!”

  狄进微微点头,看向清秋:“阁下离开之前,可否为我做一件事?”

  “正要报了恩情,毫无牵挂地北上!”

  清秋不惊反喜,抱了抱拳:“请阁下吩咐!”

  “不急!这件事尚未有定论,只是准备而已,劳你晚些再走吧!”

  如果要用刺客,清秋领头,以盗门之名行事,完后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