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八十八章 太后的厌蠢症犯了_大宋神探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定能升到都知之位,不过如今年纪还小,还只是内侍高班。

  “呈上!”

  刘娥年纪大了,视力却很好,批阅奏劄都是亲自阅览,而非别人读给她听,此时也拿过张茂则记录的案卷,细细翻看起来。

  殿中一片安静,赵祯努力摆出沉稳的模样,眼中却满是期待,就等着大娘娘看完后,自己来好好见识一番仕林是如何查案的。

  《苏无名传》他已经追完了,现在倒是又有更真实的案例,这般一想,之前的惊惶恐惧感也消退了许多,生出了底气来。

  而随着纸张的翻动,前朝发生的事情如一幕幕画面,准确地浮现在刘娥的脑海中。

  “阎文应和阎士良想要匆匆结案……”

  “贼人本以为是皇城司查案,因此多有设计,幸得狄仕林堪破蹊跷,不让对方如愿……”

  “狄仕林控制住了机宜司,这是趁机要将刺探敌情的权责,从皇城司这里彻底地夺过去了!”

  对于这起风波,执政太后看的显然不仅仅是凶手与查案者的交锋,而是内官之间微妙的关系,乃至前朝后朝两个部门的暗斗。

  待得前因后果了然于胸,刘娥再扫了低眉顺眼的阎文应一眼,心中不禁有了评价:“自作聪明的蠢物!”

  阎氏父子想要匆匆结案的行径,根本瞒不过她,原因不问可知,宫中这些有着实权的职位可都是肥差,别看地位是奴婢,若论敛财,不逊于前朝的那些京官朝官!

  这尚食局的吴典御,必定是阎文应的人,江德明在时,阎文应也是副都知了,在其中不知捞了多少,自然担心被牵扯出来,哪里敢让案子深查下去?

  而狄进也心知肚明,并没准备深挖这些,只是一方面要避免这对父子干扰查案,另一方面通过案卷的记录,高下立判的对比,也展现出皇城司在自身职责上的无能。

  辽人谍探都在宫中杀人了,他们竟然还为了一己私利,准备匆匆结案……

  刘娥既是恼火,又是失望。

  对皇城司的彻底失望!

  如果主官的能力差,换一个有能耐的官员上去,或许还能有所改善,但皇城司的问题是,它的名声恰恰还很臭,别说文臣,连正经些的武官都不想沾边。

  照此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这個部门只能在京师里面耍耍威风,再也没有太祖初立时采听明远,刺探边关的风采。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