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八十二章 死者身份的解释权,在我们这里!_大宋神探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笑道:“如此甚好,这就代表着你我双方,达成了基本的一致!”

  萧远博知道这必然是有代价的,也不迂回,直接想听一听对方的条件:“狄伴使想要什么?”

  狄进道:“萧正使先别急,我们在这里期望两国太平,其实无用,这个秘密还有一群知情者,一群很不安定的知情者!”

  萧远博当然知道,这些不安定的知情者,指的就是在宋境扎下根的辽人谍探组织“金刚会”,闭了闭眼睛,干脆道:“敌隐、敌烈、宝神奴、燕哥,是姑母当年派入南朝的四名精锐亲卫!”

  “四人?”

  狄进都没想到对方如此直接,真就把自己国家的谍探卖了,顿了顿道:“可据我所知,那伙人的首领有六位,还以佛家五眼六通为代号!”

  萧远博皱眉:“那老夫就不知了,或许是这四人又有同伴,或许是当年南下,本就是六人……”

  狄进选择相信对方所言,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时至今日,他终于知道了“金刚会”头领的名字,却是从一位辽人口中!

  敌隐和敌烈,这两个都是契丹语中的勇士之称,也是部落名,许多契丹人都是以自己的部落为名,因此重名极多,称呼时往往以小字区分。

  宝神奴和燕哥,则符合契丹人以“奴”“哥”为名的习惯,不仅是下层人,契丹贵族乃至皇族都喜欢此类称呼,如辽帝耶律隆绪,小字叫“文殊奴”,这又是受到佛教影响后的取名方式。

  总结来说,没有姓氏的契丹人名多是如此,但没有契丹贵族的地位,不代表能力低下,恰恰相反,当年萧太后能选择这四位,必定是对他们抱有一定的期许,认可他们能在宋境内做出一番成就。

  而除了个人能力外,还要对太后忠心耿耿,等到萧绰死后,以四人为首的“金刚会”,也理所当然地效命于萧绰之子,当今的辽帝。

  不过光知道辽人名字无用,还得要更加具体的情报,狄进紧接着道:“这四个人的特征?”

  萧远博摇了摇头:“老夫从未见过他们,只知这四位原是姑母的身边人,二十多年前南下时,消失不见,族中就传言,他们是来宋做谍细了!”

  狄进目光微动。

  若论情报的获取难度,辽比宋大得多,但如今看来,也有优势。

  比如宋人情报的扩散性快,民间百姓都能了解皇宫轶事,真真假假,众说纷纭,但真正的隐秘难以外传,而辽人底层人很难了解到契丹贵族的生活,贵族之间却不讲究保密,萧太后派了四名精锐亲卫,都被萧氏族人传得近乎人尽皆知。

  脑海中念头转动,狄进再道:“时隔二十年,这四位契丹下民如今的身份,萧正使想必也是不清楚的吧?否则的话,他们也不敢公然与你作对!”

  萧远博哼了哼:“都到这地步了,狄伴使何必还要明知故问?”

  狄进道:“萧正使倒也不必高看我,我还是有许多不清楚的事情,比如此次你们是如何联系上的,又是谁先提出了这次的布局?”

  对方越是这么说,萧远博越是不敢隐瞒,沉声道:“早在白沟驿时,就有人寻到老夫,告知机宜司的成立,并商议了此次的对策。”

  实际上,馆伴使不是唯一陪伴使节团的宋人官员,早在辽国使节团踏入疆界开始,就由“接伴使”一路接待,先在边境附近的白沟驿,设宴款待对方,再将使节团一路送入京师,交给馆伴使,等到使节团踏上回程时,会派来时的“接伴使”充当“送伴使”,一直送到边境,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出使流程。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