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七十章 现在轮到我们出手了!_大宋神探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仕林!」

  狄进抱着温热的茶杯,正往馆内走去,背后传来呼唤声,他转身一看,微笑行礼:「公序兄!」

  来者是天圣二年的三元魁首,宋庠,字公序,就是那位原本是他弟弟当状元,刘娥说弟弟不能压过兄长,让他当了第一的那位,现在其实还叫宋郊,庠是后来改名的,但习惯而言,还是以最广为人知的称呼。

  此时这位上届三元走了过来,语气亲近:「仕林又去看书?」

  馆阁确实是储备人才的地方,但正常情况下,能入馆阁的行为就证明了自己,会被很快授予实职,像狄进这种真的泡在馆阁里面,每天上班就是看书喝茶,俸禄还高的,当真少见。

  狄进理所当然:「难得清闲,遨游书海,手不释卷,岂非乐事?」

  宋庠看着他并非作秀的恬淡模样,也露出由衷的赞叹:「仕林英采秀发,又不喜声色,真好性情!」

  狄进笑笑。

  宋初这些状元郎,升官是个顶个的猛,比如眼前这位,初授大理评事,同判襄州,但紧接着就被太后破格提拔为太子中允、直史馆,如今已经任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了。

  之前赵祯想直接授狄进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也是有了宋庠这个先例。

  同为三元魁首,太后点的臣子能破格提拔,朕就不行?

  还真不行。

  天圣二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年代,那个时候刘娥扳倒权臣丁谓,整肃朝堂,刚刚坐稳执政太后的位置,先是改变状元人选,紧接着破格提拔宋庠,其实是一种政治信号,通过科举进一步展现自身的影响力,朝堂群臣看着尚且年幼的新君,又刚刚经历了那场胆战心惊的风波,也不敢多说什么,捏着鼻子认了。

  而到天圣五年,朝局都已稳定了,赵祯还想违反常理,大家就不顺着了。

  所以狄进和宋庠比,在进步速度上,就目前而言,还是不及的。

  当然宋庠不这么认为,他今年三十二岁,连中三元时也是二十九岁,眼前这位十七岁,同样直集贤院,你好意思跟我提进步慢?

  人以群分,面对一同进步的三元,天生就有亲近,宋庠拉着狄进坐下,又取出书稿来:「这是为兄近几日所作,请仕林斧正!」

  「不敢!」

  狄进接过,细细品读。

  他们最初的见面,不是在集贤院中,而是刘筠的府上,因为天圣二年知贡举的同样是刘筠,点宋庠作省试第一名的也是刘筠,按照这样算,两人还有同门之情。

  而纵观宋庠一生,被吕夷简整,反对范仲淹新政,遭包拯弹劾,虽然两度为宰执,政绩方面却有些平平,但无论如何,此人的文学素养极高,自然极得刘筠这样的学士喜爱,于西昆体一道上多有探讨,彼此都有启发。

  狄进认真看完后,也称赞道:「公序兄的这篇佳作,一改温雅瑰丽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