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强势围观_大宋神探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酒,以茶代酒,敬了对方一杯,开始商讨具体的举措。

  既然要正学府风气,那生源问题就必须考虑,晏殊和范仲淹皆出身贫寒,也希望多给寒门子弟机会,应天书院的招生章程自是要有所改变,先从周边州县开始实施。

  这也是后来太学招生的前身,国子监全是仕宦贵人子弟,亦或者地方高官举荐移籍,才能入学,范仲淹兴建的太学,则是真的给寒门学子机会的。

  那是后话,现在聊着聊着,就说到了京东路各州,自然也免不了兖州,晏殊道:“希文兄可知,今科状元狄进狄仕林?”

  范仲淹道:“三元魁首,自有所闻。”

  晏殊一听就知道,这位只是耳闻,倒也对,无论是诗词,还是话本,以范仲淹的性子,都是不太感兴趣的,那他就挑一件感兴趣的说:“狄仕林任兖州同判,先是平贼除奸,后下到县中,正在兖州最穷的泗水兴修水利!”

  “哦?”

  范仲淹的态度果然不同:“具体说一说!”

  晏殊将兖州之事详述,尤其是各县豪强出力相助,令范仲淹抚掌赞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狄仕林才能卓异,真能臣也!”

  晏殊又讲提刑司之事一并告知:“洪提刑气势汹汹,我倒是有些担心……”

  范仲淹立刻明了,有些事应天知府不便出面,他将掌学应天书院,倒是能走一趟,即刻起身:“我当往各州一行,为书院多招学子,再亲眼见一见,地方同判是如何质疑提刑司不公的!”

  晏殊微笑拱手:“那我便静候佳音了!”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