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66章 星链卫星,令人发指的成本控制_重生99做汽车巨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6章星链卫星,令人发指的成本控制

  “这么快就开始展开宣传的话,会不会有泄密的风险?”

  赵思宇曾经是航天科技的火箭项目负责人,对于保密这个话题是有着刻骨铭心的印象的。

  他过往的职业生涯当中,也是参加过许多产品的开发。

  但是从来没有哪一个产品是刚刚发射成功就开始正式的对外进行展示和披露。

  一般也是很多年以后才会做一些纪录片来进行纪念或者宣传。

  甚至一些特殊的军品,那是到研发人员去世都不会对外进行一些技术细节的披露的。

  所以听曹阳那么一说,他才会有疑问。

  “没关系,就算是把图纸放在互联网上,又有几家企业能够跟着学习我们的方式呢?”

  “前后发射几万颗卫星,除了美利坚那边的企业,基本上就没有其他国家有这个实力。”

  “哪怕是一次能够发射60颗卫星,甚至将来数量更多,但是前后也需要发射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任务。”

  听了曹阳的话,赵思宇也算是再一次的意识到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跟以前不一样了。

  现在距离这个时间还有三年呢。

  三年之后,启明星的星链系统都已经快要完成布局了。

  “这些卫星的生产成本如何?”

  到时候拍摄纪录片的时候肯定也会对一些关键的工序进行隐瞒,免得真的有人照着类似的工序去生产卫星。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按照历史正常发展,他们要到2015年底才首次成功的实现了猎鹰9号可回收型号的成功发射。

  “曹总,目前我们第一代的卫星生产成本,预计是可以做到200万元人民币左右一颗。”

  特别是自己掌握了独特的优势,可以振奋人心,引起超大规模的关注的时候,保密的紧急性就要适当的靠后了。

  除了里面有各种高精度的摄像系统等零件之外,生产数量很少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卫星的情况也是如此。

  传统的卫星,那可是动不动就要几百万到几十亿的成本。

  别看太空好像是浩瀚无限,可以容得下无数的卫星和空间站。

  “目前也就是美利坚那边的太空探索公司在研究可回收火箭,但是他们目前也没有正式研发成功,已经落后于我们。”

  马斯柯今后就算是想要追赶,也已经没有什么窗口期留给他了。

  “不过等到第二批次的时候,预计就可以下降到100万元了。”

  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需要几千万元人民币的。

  “一定要搞的话,也是需要使用可回收火箭才有性价比。”

  一颗卫星便宜10万元人民币,整个项目就可以节约几十亿元。

  “再有就是星链卫星的生产成本,我们自己有全球领先的碳纤维技术,控制系统技术也很好,大量的零件都能在集团内部的企业生产,这又不是一般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