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1章 少壮不努力_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何时候,动既得利益者都不会是一帆风顺。

  当然了,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代价太大了,且除了自取灭亡,没有第二种可能。可这不代表他们就不反抗了。

  皇权不下乡,士绅对地方上的掌控非常之强,恶心一下朱厚照那是轻而易举。

  只是稍加舆..论引导,民间便怨声载道,犹以江南为甚,毕竟,江南赋税重过北方。

  这时代信息传达闭塞,多少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城镇,哪里知道朝廷政策是什么,他们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士绅想让他们知道的。

  裹挟百姓素来是士绅,乃至官员向皇帝施压的手段。

  且这一手段,经久不衰。

  一时间,什么朝廷横征暴敛啦,皇帝不顾百姓死活啦……江南各地负面情绪爆发。

  对此,朱厚照非常愤怒,可他也没什么办法,幸赖,士绅没什么办法。

  又不能造反!

  裹挟百姓也只能打个舆..论战,可百姓,尤其是江南百姓,日子过得相当滋润,至少相比祖辈,他们时下简直不要太好,哪会造反?

  连暴乱都没有发生!

  哪怕增加了如此高的赋税,他们依旧能活下去。

  对百姓来说,只要有饭吃,有衣穿,就很知足了。造反?那是要付出生命为代价的,且成败与否,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百姓淳朴,却并不傻。

  能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活,谁会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啊?

  当然了,暗地里难免会骂两句狗皇帝、昏君,诸如此类的话……

  渐渐地,朱厚照平复下来,又翻不了天,挨骂就挨骂吧,反正这都是暂时的,只要熬过这一阶段,什么就都好说了。

  刘瑾查账,杨慎分配,如火如荼的进行……

  与此同时,张永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据查,投献问题南方较为严重,北方要好许多,不足南方的三分之一。

  想想也正常,越是富足的地方,越追求利益最大化。反而穷些地方,人往往更老实本分,观念守旧,

  哪怕少赚一些,甚至吃亏一些,他们都不舍得把土地交给别人。

  这可是祖祖辈辈传下来,且还要传给子子孙孙的立身之本,不到生死关头,穷苦百姓可不会轻易交出耕地。

  现下,于朱厚照而言,这都成了无足轻重的事了。

  无他,赋税涨了,都涨了好多。

  待到清丈土地,重新分配结束,届时一降下来,朝廷不赚不赔,富绅利益大幅缩水,百姓却大获其利,一算账,他们就会把耕地要回来自己种。

  因为自己种更划算!

  如此一来,因投献而损失的赋税,一下就都补足了,整体来说,朝廷亦大有赚头。

  利益不会平白产生,百姓赚了,朝廷也赚了,自然有人赔了。

  可以预见到,待到土地清丈整个结束后,统一降赋税之时,就是士绅阶级统一反抗之日。

  不过……朱厚照并没有过分忧虑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