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7章 出炉_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7章出炉

  “给与···牵伸力!”吴桐再次报出一个力度参数,这是为了达成她想要的取向度。

  以吴桐为绝对核心,团队协作,多次磨合,操作台上的几位核心实验人员,已经能和吴桐配合到如臂使指,严格按着吴桐的要求,或者是在吴桐的操作设定下,实验继续一步一步的进行。

  阳极电极氧化,脉冲通电处理表面,形成更好的接触表面。

  50℃逐步升温中,浸渍法对碳丝进行水洗,为上浆做准备,然后是更进一步的上浆,在碳丝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皮膜。

  碳丝是脆性材料,上浆改变碳丝的表面性质,增加碳丝的耐磨性,让碳丝的集束性更好,增强稳定性,也是能够达成碳纤维超强性能的关键点。

  上浆剂将要采用的是陶然和阮成旭,等待预氧化和碳化过程的时间内,在吴桐的一声声指令要求下,合成出所需要的强氧树脂。

  吴桐进一步确认检验数据,与她推衍中的强化材料匹配。

  目前进展都是顺利的,实验室的氛围严谨中伴随着激流勇进的愉快。

  预浸料流程开始。成华南盯着操作,跟进辅助,把握着预浸料的精度。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是制作碳纤维制品的关键步骤之一,影响着制品的性能和质量。

  预浸料的用量和浸润程度,都是需要细微把控,实验到这里,已经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半点儿都容不得轻忽。

  “保持低温储存!”

  ············

  预氧化处理,高低温炭化轮番上阵,各种化学反应穿插交织,让人几乎目不暇接····

  最后,经过一番的收放丝处理,他们得到了一份48K大线束碳纤维材料。

  拿在手里,极轻极薄的手感和分量,让几位实验人员都目不转睛的看着眼前的这份由他们在吴总带领下制备出来的材料。

  虽然还没上测试仪器,但是,他们是干什么的,都是长久搞材料出身的,从最初的学习,到如今,少说都有十年时间。材料好不好,其实肉眼观察,也是其中之一。

  “吴总,我们这是成功了?”他们成功地开发出来了,陶然的声音有些颤抖,后退一步才开口。哪怕知道,这东西的强度恐怕是他们在场的人同时拉伸,都不一定能够撕开,但是,面对这种新材料的慎重,让他还是不由自主的做出了动作。

  “制备是成功的,具体参数表现,去测试室上仪器吧!”在测试结果出来之前,吴桐也不能轻易断定材料参数。她的推衍,是基于各种优越条件的基础上去推导的。

  整个实验过程,他们已经尽可能的精细中再精细,稳定中再稳定。至于成果表现,就看材料本身了!她的预估会是在6000以上,具体能不能达到,就要他们制备的出来的材料是否争气!

  力学检测,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