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3 去秦府(一) -----晋江文学城……_贫家子的科举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涉及的内容有百姓民生,有治国安邦,还有屯田水利,以及治地等等。

  一篇策文五、六张纸,十二篇那就是六、七十张,拿在手上差不多有半指厚了。

  看着这些策文,林远秋有些纠结,自己会不会写的太多了,可他把这些文章翻来覆去的读了好几遍,觉得哪一篇他都不想落下。

  所以,要不,还是,全都拿过去好了

  八天时间转眼过去,很快就到了秦大人的休沐之日。

  因担心临时寻找秦府会耽搁不少时间,是以,早在大前日中午,林远秋就去了一趟城西,再依着秦大人写给自己的地址,先把秦府的具体位置给确定了下来。

  既已探好了路,这会儿再到城西时,就不必大街小巷的转了。

  过了华锦街,再穿过两条胡同,林远秋很快就到了秦府大门前。

  和一路走来看到的其他府宅一样,秦府也有两扇透着古韵的朱红色大门,而门头上端,则挂着一块原木色的匾额,匾额上用厚实的隶书写了“秦府”两个字。

  与别家府宅的烫金大字不同,秦家用的则是墨汁,看着朴实无华,格外让人舒服。

  离着大门七、八米远的位置,有一单扇小门,这里应该就是府里人平时出入的地方。

  今日林远秋并未背书箱,几篇策文被他包到了包袱里,这会儿正提在手上。

  在准备敲门之前,林远秋的手习惯性的又隔着包袱皮摸了摸里头的策文。

  这个动作在过来秦府的路上,林远秋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可哪一次都没此刻的触感强烈。

  这会不会太厚了些

  林远秋突然觉得,若自己就这样厚厚一叠捧进秦府,秦大人说不得会把厚脸皮的他直接赶出府来。

  毕竟有谁一口气给人送十几篇文章让指点的。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最后林远秋走到围墙边上,蹲下身子后就把包袱放到膝盖上打开,接着从中数出刑赏忠孝之谨论和论积贮疏这两篇,而后把剩下的文章全都抿齐,随后整整齐齐放进了衣襟里。

  好在今日他穿的是交领长袍,加之衣身宽大,这么一大叠纸塞进去,只除了胸口处微微突出来一些,其他倒没见有不妥的地方。

  不过,为了避免掉落下来,最后林远秋又紧了紧腰带。

  显然,秦大人已与门房交代过了,所以等林远秋敲开门并报上自己的姓名后,那门房很快喊来一位约摸十二、三岁的小厮,而后直接让他领人往院子里头去。

  看着前头带路的小厮,原本担心会被拒之门外的林远秋,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后悔了起来,至于后悔啥,那还用说吗,自然是后悔塞太多文章到衣襟里了。

  林远秋觉得,从秦大人特地知会仆人的做法当中,可见对方是把他要过去请教的事记在心上的,所以,再多上一、两篇文章应该问题不大吧

  可惜这会儿自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