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章 回娘家_重生六十年代末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说李翠兰,她对素绢的婚事有自己的小算盘,所以第二天一早她就向婆婆申请今年提前回娘家。王大娘不是控制欲强的人,对于三个儿媳,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就行,每年儿媳过年前回娘家早晚有这一遭事,所以李翠兰一提她就很痛快的准备了年礼,两斤玉米面,一篮子地瓜干。

  吃过饭后,李翠花提上年礼就走了。老大媳妇儿和老二媳妇儿也没眼气,因为她们过几天回娘家的时候,婆婆会准备同样的年礼。

  六七十年代,提倡过革命化春节,没年货、没爆竹、没春联,更不提倡拜年,所以闺女回娘家大都年前去,有的地方大年初一还在上工。但是农村里执行力度要小的多,除非上面安排下任务,像是挖河渠,修路啊什么的。

  不过,泥湾大队附近没有河流,也不是山里,所以这样的任务很少,一般冬天完成了农田基本建设后,就能歇一歇,过年更不会上工,和国营农场还是不一样的。虽然国家不提倡送礼,但是大部分农村人和亲戚相处时也有自己的老理,像是王大娘一家,过年之前总是让自己的儿媳妇回一趟娘家,送二斤玉米面,一篮子红薯干什么的,略表心意,总算没有白养姑娘一场,别的亲戚也就算了。

  李翠兰的脚程一般,到娘家时已经半下午了,好在篮子里有地瓜干,就拿那个做午饭。

  李翠兰的娘家祖上是猎户,不过全面大炼钢时,小青山上成材的树已经砍得差不多了,虽然后来也补种了树苗,但是山里面的野物已经不像以前多了,而且如果不想冠上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罪名,你打到的猎物都要卖给收购站,可是收购站收猪的价格才7毛钱,收这种没有什么肉的野鸡野兔,也不过才3毛钱,再者野物也不是时时都有的。不过就是一斤3毛钱野鸡野兔,让李家好歹不拖欠生产队的钱,还每年还略有盈余,这才让李翠兰的三弟有钱上学。

  青山大队的日子比起泥湾大队可是差远了,土质差,沙土地比较多,每年大队一结账,好多人家还要欠生产队钱。有人不仅要说,我可以少分一些东西,不就不欠钱了,那是你不了解这个时代。够不够360是国家规定,什么意思呢,就是农村要保障每一个成人一年有360斤粮食,小孩减半,虽然刨除损耗实际到手的没有这么多,但是如果家里劳动力少,而人多的话,欠生产队钱是很正常的,所有每家每户咬牙卯了劲的生孩子,以期未来能有足够多的劳动力,但是往往越生越穷。

  “娘,娘,”李翠兰进屋后,看到老娘不在,放下篮子出屋门就喊。

  “喊什么喊,叫魂呢,”李母从外面进来,没好气的白了闺女一眼,一起进屋坐下,“今年怎么回来早了。”

  “这不是有事嘛,你当我愿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