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一章 渡口_阴符道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次回乡,一为祭祖、二为安家、三为上山求道,总共三件事情,他已然做好了规划打算。

  一直待在这里,没有师承传授,他的修为道行始终不会有什么大的提升,终归是井底之蛙。

  何况还有兰若寺这个隐患,如果真的是《聊斋志异》当中的兰若寺,情况可就不容乐观了。

  他只有想办法提升自己,只有本身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侯官县到山阴县,横跨两郡十六县,数千里的路程,谢端逃难时,足足走了两个多月才到。

  如今东阳郡长山县,在山阴之下,所以距离侯官县只远不近,纵是马车,至少也得半个月。

  当然了,他要是施展神行术的话,包括问路休息在内,估计最多三五天的工夫,就能抵达。

  只是神行术虽快,却有着禁忌,那就是一路上不能吃酒吃肉,否则就不灵验了。

  距离中元节尚有十余日,所以谢端并不急于一时,趁此机会游历一番,拓宽下见识也是好的。

  故而自长山县出发,当天只以神行术跑了五六百里,随后便是跑一段、走一段,好不惬意。

  一路所见所闻,可谓触目惊心,令人感慨。

  相较于长山县,已经有不少地方皆是难民成堆,毕竟不是所有的地方官,都像他姐夫那样。

  一些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落草为寇、打家劫舍是常事,狠一点的,甚至直接扯旗子造反了。

  好在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好也有坏。

  既有乱成一团的穷山恶水,自然也会有和谐安宁的繁荣城池,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县城,情况还是很不错的,整体状况,甚至比长山县还好。

  如此不知不觉,行了二三日,抵达闽中郡。

  东阳郡在闽中郡以西,而闽中之上,即为会稽郡,这三个地方,可以说是邻居,相邻之郡。

  天下划分九州,东阳、会稽、闽中三郡,同属吴地扬州,谢端没有沿着原路到会稽郡,再从会稽郡回家,那样弯弯绕绕太远了,而且地形也复杂,很不好走,不如干脆来到闽中,从大运河走水路,可直达吴郡,然后再走陆路抵达家乡。

  大启疆域地图,谢端曾在姐夫办公的地方见过,与华夏雄鸡地图完全不一样,而且地域划分并不详细,只罗列了天下州郡,以及各大水系。

  所以他返乡的大概地名路径,谢端知道,但是要精确到每一个县,那就需要去沿路打听了。

  大运河隋朝始建,唐朝有过修缮,启朝更是改动颇多,贯通南北,犹如一条长龙一般,不仅促进了两地的文化经济交流,更是便利了交通。

  正午时分,湍急的湖面上,一艘木轮顺水而行,偌大的船帆展开,好似一张宽大的翅膀,倒是不需要舵手发力,仅仅只要掌控好方向即可。

  这是一艘前往金陵的商船,规模不是很大,小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