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齐柏林_我的意呆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在艇身外面覆盖上艇体蒙皮,这样硬式飞艇的悬浮装置就被制造出来了。

  虽然设想很好,但是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因为重量、升力、以及构架等方面的原因,让齐柏林面临很多原因。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经费问题,与娇小的飞机相比,飞艇的研制所需要的经费就高多了。更别说齐柏林研制的还是硬式飞艇。

  就拿他研制的第一艘硬式飞艇“LZ一1号”来说,艇体内有17个气囊,总容积达到万立方米,比当时软式飞艇大5至6倍。这艘“LZ一1号”的造价高达180万马克,要不是找到十多位志同道合的人,这笔钱就要掏空了他的积蓄。

  说起来造成这个原因的还是来自意大利,两位意大利人杜伊利奥与西格尔在1897年春进行了人类第一次机械飞行,让更多人对于飞行的热情扑在的飞机上。

  当然这就导致对于飞艇这种缓慢还操作困难的飞行器研究,愿意投入的人少了很多。

  而在听到有人为了飞艇千里迢迢前来拜访自己后,这位齐柏林也来了兴趣。“不知道麦克伦先生,对于飞艇有什么见解,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见解到说不上来,不过我认为飞艇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美妙,目前来看,飞艇在载重以及适航性上具有非常大潜力,这可以让飞艇成为空中运输的绝佳飞行器。例如飞艇可以携带三五十人从柏林出发,一路飞行到伦敦,这可能就只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

  麦克伦对飞艇的言论,让齐柏林确定其的确是对飞艇有过研究的人。

  不过这位访客随即话锋一转,随即继续说道。“不过我认为目前飞艇有几个难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危险性。飞艇目前采用的是氢气作为气囊内的气体,氢气太过于危险,只需要一丁点火花就能让一艘造价昂贵的飞艇化为乌有,这根本不利于飞艇的推广。”

  麦克伦让齐柏林眉头紧锁,因为这个问题很难解决。目前各国飞艇研究者都是采用的氢气,大家都知道氢气的危险,但是奈何氢气价格便宜。没错,这些飞艇研究者经费有限,不用氢气能有什么。

  “阁下的话,我也认同,但是目前填充氢气也是不得已的办法。要知道铝材并不便宜,如果再采用不危险的昂贵气体,那么这个飞艇的造舰将非常惊人,很少有人能够承受其造价。”

  没错,对于齐柏林而言,他难道不知道氢气的危险性么,但是奈何经费就那么多,还是先保证研发成功再说吧。

  而面对齐柏林的话,麦克伦随即回答道。“齐柏林先生,其实我这才前来是想资助阁下,但是我希望飞艇的研究采用氦气。”

  氦气?

  齐柏林当然不知道这个气体,不过麦克伦随即介绍起来。

  氦气为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状态下很难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而且氦气的发现非常晚,一直到1895年,英国化学家拉姆齐(WilliamRamsay)爵士,才在一个富含铀的放射性矿脉中发现地球上也有氦。而在去年,意大利石油公司在利比亚天然气油田中发现了大量的氦。

  当然更重要是的氦气很轻,只有kg/m,比的氢气重了一些。但是在安全性上,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听完麦克伦的讲述后,齐柏林陷入了沉思。

  “不知道阁下愿意资助多少资金?”

  面对齐柏林的询问,麦克伦随即比出五根手指道。“五百万马克,不过必须采用氦气。”

  “成交。”

  在两人短暂握手后,齐柏林随即开口到。“麦克伦先生,不知道阁下在哪里高就?”

  齐柏林作为经验丰富的人,一眼看出了眼前这位麦克伦不像是一个能主事的人,不过既然敢于开口给出500马克,必然有所倚重,所以他需要问一问。

  面对齐柏林的询问,麦克伦微笑着露出了雪白牙齿。“我目前在萨伏伊王室投资基金任职。”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