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9 矛盾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上千个刀甲兵绝大部分是从他的私兵当中挑选出来的,只有少数是从军中挑选出来的壮汉。

  能够成为刀甲兵的人,首先第一点要身体非常强壮,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力和爆发力,否则根本无法在披着重甲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激烈的肉搏。

  如果换作普通士兵的话,穿着几十斤重的铠甲,再提着厚重的盾牌与大刀,别说与敌人作战,光是走路都艰难。

  但光是身体强壮还不行,还必须要有一股敢拼敢杀的狠劲。

  否则光有一具强壮的身体,却连杀人的胆量都没有,那不过是个毫无用处的傻大个罢了,根本无法成为能杀敌的刀甲兵。

  再加上训练时间不足,根本来不及从这些半新兵中培养合适的人。

  因此安国公只能从自己的私兵当中挑选身材高壮的人来充当刀甲兵,以解燃眉之急。

  这些几乎刀枪不入的刀甲兵,确实是最适合守城的兵种。

  原本安国公想留在最后才使用他们,但由于胡人的攻势太过猛烈,他只能提前动用这个特殊的兵种。

  然而能成为刀甲兵的强壮士兵毕竟是少数,如果胡人每天都像今天这样拼命攻城的话,那这些刀甲兵再厉害也挡不住胡人的轮番进攻。

  但事已至此,除了使用一切可用之力据城死守,然后等待各地缓兵到来以外,安国公也想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

  除了这新京,这江南,他们还能去哪?天下虽大,但哪里还有他们谢家的容身之所。

  没想到他们谢家,会落到如今的境地。

  想到这里,安国公年迈的脸上第一次露出无比懊悔的表情。

  他后悔的是,当初在靖安兵变的时候只顾着攻打皇宫这边,没有第一时间动用一切力量去铲除宁家。

  如果当年宁志远一家真的死在他手里,可能今天的局面会完全不一样。

  ……………………

  第二天一早,再次披上战甲的安国公带着一众下属将领来到了城头督战。

  因为有安国公这位征战多年的沙场老将在,包括新任五军都督郑志、掌号官谢庆元、把总李志海、右掖坐营官胡春波等几位军方大将都感到特别的踏实,不再像昨天那样忐忑不安。

  这就是顶粱柱的作用,能极大地稳定军心。

  等了一会之后,胡人终于开始从营外集结,然后浩浩荡荡地往城墙这边走来。

  跟昨天一天,大王子阿罗布依旧派出了上万弓箭手组成箭阵掩护,前面则是负责攻城的攻城兵,也是五千人左右。

  然而与昨天不同的是,在那上万弓箭手的身后,还跟着三千多个脚戴铁链、衣衫褴褛,手里拿着一根“铁棍”的汉人士兵。

  在这些汉人士兵背后,有上百个胡人正拿着皮鞭和刀子逼着他们往前走。谁敢落后就会直接从后面一皮鞭打过去,就像在驱赶畜口一般。

  在看到这些拿着“铁棍”的汉人士兵时,在场所有人都脸色大变,其中安国公的脸色是最为难看的,整张脸几乎变得像纸一样白。

  从这些汉人士兵的衣服来看,他们分明就是火铳营的士兵。

  而他们手里拿着的也不是什么“铁棍”,而是他们大魏工部花了三年时间好不容易才造出来的三千多杆火铳。

  由此可见,由谢昱昆所率领的二十多万援京大军确实败了,甚至有可能已经落到全军覆没的下场。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些被谢家父子寄以厚望、无比看重的火铳又怎么会落到胡人的手里?

  最讽刺的是,这些原本用来对付胡人和宁家的火铳,却落入了胡人的手里,并且胡人还打算用这些火铳来对付他们。

  在这一瞬间,安国公只觉得浑身发凉、心跳加速。

  此时站在胡人阵中蒙着脸的仇先生正一眨不眨地盯着城头上的众人,在看到安国公等人的表情时,他笑了,双眼露出了无比畅快的笑意。

  他当初特意留着这些火铳兵的性命,就是为了今天。

  这叫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