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七节 航海学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则正好相反,要背对太阳。

  操作的时候,观测者背对太阳,通过大弧角器上的照准器和小弧角器上的照准器上的窄缝瞄准地平线。通过估算设定投影照准器,调节照准器直到上边的阴影落于窄缝的上边。同时可看到地平线。两个弧角器上的读数相加就是顶距。再通过公式的计算就能知道具体的纬度了。这个仪器的因为大圆弧被对角划分,即使很小的角度也能精确的读出。使得纬度计算的精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李华梅直接操作了一遍,又让海军学员们一个个的逐一操作,让他们分别计算出纬度。这些孩子虽然多数海上人家出身,但是几乎全不识字,更不用说数学了。靠着国民学校的恶补才把知识补起来,自然计算起来慢的很了。几个人又量又算,交上来的答案和李华梅测出来的数字差得还相当大。

  陈海阳看了一遍几个学生的计算,有人明显是计算错误,观测数字和计算过程没有问题。看来学生的悟性总还算可以。毕竟在此前的岸上教学中,他们已经把诸如:地球、经纬度、时差和基本的地理天文知识教授灌输给了学生。否则光讲纬度的概念就能把人急死。

  “他们知道经纬度?”李华梅有些吃惊。在大明几乎没人懂这个概念,甚至每天在海上讨生活的人也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中国的古代航海另有一套体系。

  陈海阳有些奇怪,经纬度概念不是航海中最基本的概念么:“都教过他们,不然怎么航海?”

  李华梅有些感慨:“在大明懂什么叫经纬度的我看不超过十个人。”心里起了疑窦。这些澳洲人总说自己是大宋失落在海外澳洲的移民,既然孤悬海外,怎么会知道欧洲的科学呢?还有这些仪器。好像他们一直在和欧洲往来一般。可是欧洲人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真是奇怪。

  接着拿出来的是个青铜的小盘子,上面有刻度、小孔和指针,边缘是锯齿形的,乍一看有点象圆锯片。

  “夜间定时仪。不过现在没法用,要到半夜才行。”

  “利用恒星通过子午线的守时性来确定午夜时间吗?”陈海阳推测着说。

  “你真行,一看就知道!用过?”

  “没有,你没拿出来之前我还真没想到过世界还上有这么个东西。”

  “这是航海用的小册子。”她拿出一本书,粗糙的硬皮封面,已经磨损的很厉害的。

  “这本是――”

  “《海员历》。”陈海阳当过海军军官,英语还不错。书名自然看得明白的。

  “你懂英语?”

  “会一些。”陈海阳很谦逊。

  “呵呵,真是了不起。”李华梅随口夸了一句,奇怪这群澳洲人为何人人都懂几句英语?要说澳洲人贸易立国的话,荷兰语或者西班牙语似乎更有用处。

  她不知道拜另一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