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感通茶是什么茶?云南大理感通茶介绍_小兰花属于什么茶?舒城小兰花茶介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

  
  1985年,下关茶厂为了恢复历史名茶,专门组织技术人员对大理感通茶进行了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经过反复的试制,最终以春季幼嫩芽叶作为原料,参照历载的加工工艺,结合现代新技术,成功制成了感通茶。

  感通茶属今所说的古树乔木茶,以茶树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嫩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初烘、复揉,整形、毛火、足火等工艺加工而成。

  如今,感通茶已被广泛种植于苍山马龙峰山脚,感通寺方圆近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曾经稀罕难求的佛茶,也已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1639年的农历三月十四日游感通寺后,在《滇游日记(下)》中记:中庭内外,乔松修竹,间以茶树。树皆高三四丈,绝与桂相似,时方采茶,无不架梯树者。茶味颇佳,焙而复爆,不免黝黑。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黄元治《荡山志略》中记:苍山圣应峰感通寺古茶五株茶味甚佳,类六安茶也。

  
  名山名寺有名茶,感通寺茶在地方志中列为大理的首选名茶,早在南昭、大理时期,感通寺的就已经开始种茶、制茶,茶已成为寺僧之业。现今寺内所保留的两株古茶树,为建寺时所植。当时的感通寺不仅对茶叶的栽培、焙制有独特的技艺,还十分讲究饮茶之道。

  饮用感通茶十分讲究,先用木桶取回寺院后山泉水,放在大土罐中煨沸,一旁用小土陶罐装入感通茶放在木炭火上抖烤,待茶烤到微焦黄时,分装在陶瓷杯中,注入沸水,即刻茶香四溢。

  
  感通寺的名茶、名泉相得益彰,使感通山麓几百年来一直成为大理的一块游览胜地,而且与茶文化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在感通寺下的山有一泉,水质甘洌,清凉爽口。相传明代御使李中溪邀按察使刘维游荡山时,感通寺僧印光和尚献茶。刘维在此曾与印光和尚品茶论法,被后人传为佳话,并建亭于池畔,以示纪念。今泉已废,遗址尚在。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