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普陀佛茶属于什么茶?普陀山佛茶的来历与特点_小兰花属于什么茶?舒城小兰花茶介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季茶树蓄精养锐,每年谷雨前后,芽舒叶展,伸长迅速,真有一夜风吹一寸长之势。

  当时佛茶的采制与全国其他佛地相似,鲜叶采摘不甚幼嫩,认为芽叶初萌而味欠足,当然也不甚粗老,为鲜叶过老而味欠鲜爽。近年来,普陀佛茶的采制方法有了改变。每年清明后三四天开始采制。鲜叶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芽梢,略加摊放,经杀青、揉捻、搓团起毛、千燥等工序制成。制法略似洞庭,成茶品质亦与碧螺春略同。制成的茶具有独特的外形特征,似圆非圆、似条非条,既不同于珠茶,也不同于眉茶,形似蝌蚪,因此也称为凤尾。

  据说,用普陀山上的神水、仙人井水沏佛茶,可治病。清乾隆《浙江通志》引《定海县志》载:定海之茶,多山谷野产,又不善制,故香味不及园茶之美。五月时重抽者曰二乌,苦涩不堪。产桃花山者佳,普陀山者可愈肺痈血痢,然亦不甚多得。关于仙人井,还流传着一段神仙传说。
  在几宝岭下,有个仙人井,此井深丈余,水色清美,久旱不洞,大涝不溢。在很久以前它并不是一口井,而是一个水潭,是这里很难得的水源。有一老汉在水潭的旁边搭起一间茅屋,他就靠这潭水种地谋生。这潭水不仅供老汉饮用,就是附近居民,过路香客,也用此水泡茶。

  有一天,老汉正在潭边挑水,忽然从山岭上走下一个跛脚和尚。这和尚衣衫褴褛,脓鼻烂眼,脚上还生着烂疮。他一拐一瘸走到潭边,向老汉讨口水喝。老汉说:这潭水是菩萨赐的,人人可喝。和尚说没有盛水器,老汉就从茅屋里取来一个白瓷碗给了他。和尚接过白碗,先不舀水解渴,而是舀水洗脚,又用草药涂敷烂疮。他把碗用后,丢在地上也不道谢,就又一拐一瘸地走了。等老汉上前拾起白碗,突然看到白碗中长出一朵白莲花来,低头又见和尚用剩下的草药,也重新复活。

  这时老汉才醒悟,这和尚来历不凡,定是位大仙。于是他连忙追上和尚,问道:师父烂疮好否?和尚见老汉是位好心人,就和蔼地对老汉说:全好了。说后,和尚就无影无踪了,等老汉回到潭边,水潭已变成了一眼井。从此,人们就将此井叫做仙人井。因用仙人井水冲茶可以治病,这一来,普陀佛茶便远近闻名了。

  
  普陀佛茶直到清康熙四年(1665)至雍正十三年(1735)间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