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春晓_雁南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城内晨鼓敲过,晨曦初露,朱漆宫门缓缓而开。文武官员就此下马,分列鱼贯而入,直至宣政殿前朝堂,序班等待朝见。钟鼓声声回荡在红墙青瓦间。

  清辉洒入正殿,皇帝穿着赤黄袍衫负手从羽扇后走出。

  “众卿家有何事要奏?”他眼圈泛青,肚子微腆,眼神梭巡着。

  “陛下,吏部许尚书一案,大理寺有卷宗递呈,待陛下裁决。”说话的是右丞。

  皇帝接过卷宗,信手翻着。右丞继续道:“许尚书府小妾乃投缳自尽,仵作查验尸体,并无虐待痕迹。臣疑心元夕焚火案是有人指使。”

  “嗯?”皇帝合上卷宗,“那依卿意,许尚书是被人构陷?”

  右丞持笏板作揖道:“目前种种迹象指明确有可能。”

  “公慎言!”朱孟出列,断然道:“且不论尚书府逼死姬妾属实与否,火焚案已是人尽皆知,此事影响之坏不可估量!若说有人构陷,必得有真凭实据,否则空口白牙,便是胡编乱造!”

  “臣以为许尚书之案可再议,但尚书之位不可长久空悬。”左丞开口道,“臣举荐吏部侍中吴勉中接任尚书一职。”

  “相公此言差矣。”程靖荣眼神犀利扫过,悠悠道,“尚书空缺,按次序应是侍郎升任,如何轮到侍中?”

  左丞亦觑了他一眼,不疾不徐道:“启奏陛下,吏部侍郎年逾花甲,时有疾,恐难当大任。”

  “相公怕不是忘了,侍郎可不止一位,侍中亦是……”

  “好了!”皇帝将卷宗交给内侍,“许尚书之案继续查,至于尚书一职,且由尚书省拟了人选来。”

  本已剑拔弩张的朝堂瞬息之间又变成了一面湖水。

  “谁还有奏?”皇帝提了两分音量。

  “陛下,臣祈请陛下暂缓宫殿翻修一事。”

  皇帝质问道:“这又是为何?”

  “实在是国库空虚,财政艰难。”户部尚书硬着头皮回道。

  “哼——”皇帝面色不豫,“你们只会说财政紧张,年年入不敷出,每年的税收银两是入了卿等的腰包吗?”

  他这番话看似随意,实则暗指贪墨大罪。阶前之人立刻长揖分辩道:“臣等万万不敢。”

  皇帝俯视着众人,忽然话锋一转:“前些日子,朕做了个梦。梦见流民失所,朕谒道观老君祈福。然老君衣衫褴褛,怪责于朕。老君曰:吾自身难渡,又何以渡世人?”

  朝臣相看一眼,揣摩他葫芦里是要卖哪味药。

  “一席话让朕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皇帝喟叹道,“朕是天子,如今宫宇残破,亟待修葺。朕心甚忧,何以考虑天下苍生?”

  他作势挥挥袖,似是感悲。

  听罢皇帝的话,户部尚书头脑胀痛。

  尚书省的左右两丞对此心知肚明。无论皇帝是何种说辞,眼下要扩建宫室,那是寡妇难为无米之炊。

  “陛下,去年征战损耗匪浅,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