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 同归_重归黄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宋援朝道了声谢接过烟,划着火柴帮王大柱点起:“大柱哥,就这么叫呗。父母起的名字不就是给人叫的么?我朋友,包括燕子也是这么喊我的。”

  宋援朝的态度让王大柱很是满意,先不说刚才宋援朝帮自己干活表现出来的架势,还有这待人接物的态度。林燕是王大柱看着长大的,对林燕的感情和自己的妹妹没什么区别,作为林燕的对象,王大柱当然希望宋援朝是一个值得林燕喜欢的人,而现在宋援朝所表现出来的很符合王大柱的要求。

  两人抽着烟聊了起来,当得知宋援朝也是京师大学的学生,而且是沪海来的后,王大柱似乎想起了什么,下意识看了一眼正在逗女儿的林燕。

  聊了一会儿,王大柱越发觉得宋援朝对自己的脾性,忍不住就笑说了一句话:“援朝,你不像沪海人。”

  听到这句话宋援朝并没生气,其实这句话在宋援朝前世的生涯中听到过不少回,仿佛一句你不像沪海人反而是对沪海人的褒奖,这实在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大柱哥,其实沪海和燕京没什么两样,等以后有机会去沪海住些日子你就会感受到了。”

  “还有这种说法?那你仔细说说?”王大柱饶有兴趣地问道,他这辈子别说是沪海了,就连燕京城都没出过。

  “燕京有着燕京的独特文化,高雅的我们就不说了,就讲讲这寻常的胡同文化吧。”宋援朝抽了口烟,笑着说了起来,他从燕京胡同的来源开始说起,又说到近代史燕京胡同的变迁和普通居民的生活,正是这种历史的演变早就了演技独特的胡同文化。

  宋援朝前世对于这些东西很感兴趣,也许是因为林燕的原因吧,他有一段时间还研究过关于燕京的民俗和文化。而且宋援朝的口才也不错,讲述中用简单易懂的语句娓娓道来,不仅让王大柱听了连连点头,就连在一旁逗着王笑笑的林燕也情不自禁聆听了起来。

  等说完燕京,宋援朝又讲起了沪海,说起了和燕京胡同文化有着极大类似的里弄文化。

  宋援朝从里弄的来源开始说起,其中穿插着由西方和中国南北各地汇聚到沪海的人群结构,从而组成了近代沪海的历史。

  相比燕京的四合院,沪海的里弄虽然房屋结构不同,这不过是地域南北的建筑差异罢了,但无论是胡同又或者里弄,烟火气和许多日常却是极为相近的。

  为此,宋援朝谈到了他自己住的里弄,聊到了那些朝日相处的邻居们,更说道了视自己为子侄的张建国一家。

  听完宋援朝的讲述,王大柱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有些事的确不能先入为主,宋援朝所说的一切都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同时也对从未去过的沪海起了浓厚兴趣。

  “大柱哥,等有机会欢迎来沪海,住的地方我来安排,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