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番二: 千古艰难,唯死而已_红楼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忠良大贤之才涌出。这二年观之,倒是的确大体平稳。

  百姓得以在大灾之余,休养生息,诸卿皆大功于国。”

  此言一出,殿上气氛登时轻松不少。

  却听贾蔷又笑道:“再给你们吃一颗定心丸,本王虽归,但朝政走向却不会变。该怎样,仍怎样。

  我一个四处悠游一心开海的王爷,又懂甚么治国之政?只提一点要求……”

  听闻贾蔷如此直白的准话,大部分朝臣真是大喜过望。

  圣天子垂拱而治,这是天下文臣最期盼的事……

  林如海沉默稍许后,问道:“不知殿下所言之要求,是甚么?”

  贾蔷笑道:“也没旁的,就是希望朝廷的官员们,尤其是京官,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不止多看看大燕境内的民生,还要出去,去海外看看。眼界要开阔,不做到心里有数,好多事难免欠缺。

  就这么个事,其余的,该怎样就怎样。

  哦对了,还有一事,上回承奏上来关于商税的事。眼看就要还京了,就没批改送回,直接当面说罢……

  户部定下十税一,本王听说好些人担忧本王会发怒,因为这是在德林号身上割肉。

  本王只有一言:税轻了。

  天下商税一直不好收,分明商贾才是最富的,朝廷却只盯着农民从地里刨出来的那点吃食,这个道理不通。

  就从德林号开始收起,要严厉对待此事。

  而且,不能一并论之。

  譬如德林号从海外进来的粮、铁、糖等物,税暂时可以定低一些,十税一还可取。

  甚么时候大燕本土可以自给自足八成了,再将税调高一些就是。

  而德林号所产出的绫罗绸缎,各式骨瓷漆器,以及从西洋运进来的名贵货物,取十税三都不为多。

  但有一点要讲明白,那就是商税多收一些,田税就要少一些。

  宁肯朝廷过的紧巴些,也要让百姓轻减些。

  自古以来,汉家百姓就没过过几天好日子。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你们到底是能臣、贤臣还是平庸之臣,就看你们这些官员,能不能真真切切的让大燕的百姓,过上吃得饱穿的暖有书读的好日子。

  谈其他的,甚么清廉,刚直……都是虚的!”

  百官侧目,林如海笑道:“秦王殿下是为官员升迁,定下了考成调子了。殿下还京,所提三事:其一,官员有机会要出去开拓眼界,长见识,以免成为井底之蛙。其二,要加商税。其三,要减税赋……”

  林如海话音未落尽,一看起来四十余岁的衣紫大员皱眉出列,躬身道:“王爷,官员出去开眼界使得,户部加商税更是好事,只是减税赋一事,下官以为不可操之过急。王爷……”

  却不等他说完,贾蔷就摆手道:“本王的话,不是叫你们立刻就做。该怎么去做,何时去做,你们按着现实去办,实事求是的去办。除非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